本周末最让人感动的电影是哪部?
毫无疑问,《海的尽头是草原》。
昨天首映,番茄君第一时间刷了电影。对我这个从来没有深入了解过内蒙古,了解过草原的人来说,这部影片既有十足的历史补课作用,又有无比的后劲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其实早在北影节上,就有不少观众关注过这部影片,作为开幕影片,当时不仅一票难求,而且让全场观众潸然泪下,感动无比。
正当人们好奇,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又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时,它就与我们见面了。
豆瓣已经开分,7.6的开分,一度增长到7.9分,在最近上映的电影中,已经是口碑里的佼佼者,导演尔冬升,作为一位香港导演,番茄君很惊讶,他竟然能将我们这种民族情感和家庭亲情,拍得如此细腻,真实且动人。
后来无意中刷B站的时候,才知道尔导,真正对这部影片倾注了感情。
在尔导的B站账号上,可以看到他自己拍摄的,密密麻麻的花絮,其中有的纪录草原的天气,有的纪录演员的状态,有的在跟小动物互动,还有的在教孩子们演戏。
电影上映之初,尔导就曾直言,这部影片是自己拍摄过的“最困难”的影片之一。
因为电影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了,从东南沿海来到内地大草原,尔导从不知道这里的天气变化这么突然,刚刚还晴空万里,一瞬间就狂风大作。
天气是无法控制的,所以只能静静等待到合适的天气,拍合适的镜头。
除了天气,剧组还涉及到很多小动物的戏份,这里面有马儿,有小羊羔,有骆驼,甚至有狼。
别怀疑,这狼,是真正青面獠牙的狼。
动物本身就是最难拍的,因为你根本无法准确让动物做到剧本中描述的场景,这又是拍摄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因为故事取材自“三千孤儿入内蒙”,所以剧组中少不了孩子的表演,一两个小孩子都让人头大,更何况几十个甚至上百个……
所以拍这部戏,尔导的状态,经常是一个头两个大,前后磨了整整五年时间才成片。
尔导是个较真的人,确定剧本后,开始了前期筹备工作。
因为他本人对内蒙古也不了解,所以从三年前,他就带着团队,多次到内蒙古采风,他不仅找到了当时孤儿们入内蒙的所有资料仔细研读,还采访了这件事的亲历者,他们如今都已经是耄耋老人,听他们娓娓讲述自己的故事,尔导也下定决定,一定要“讲一个有血有肉、充满真情的故事”。
为了最大程度贴近真实,电影全程都在用蒙语,没有任何蒙语基础的马苏,拍完电影也能流利说出一百多句蒙古语。
就连小演员“小毛巾”,罗意淳以及王锵等,拍完戏后都学会了在大草原上策马奔腾。
这些细节处的真功夫,才是考验电影质量的试金石。
果然,上映后,电影就爆了。观众们的评价很好。
“温情治愈,后劲儿很足”是大多数人的评价。
有人直接表示要二刷,而且看完好想去草原。
更有观众说,关于草原的一切,都自己震撼。
我们都知道,这部影片改编自“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历史事件,但故事本身并没有选取宏大的视角,更没有喊假大空的口号,而是找到了两个很小的切口,来做电影的情感讲述和亲情表达。
第一个切口,是现代时间线里,陈宝国饰演的杜思瀚,对曾经去内蒙古的妹妹杜思珩的寻找。
因为小时候将妹妹丢在孤儿院,母亲一直抱有愧疚,在弥留之际,希望哥哥能找到妹妹,一家人能实现团聚。
另一个切口,是当时时间线。妹妹杜思珩被送往内蒙古大草原的过程,以及与草原上额吉、阿爸和哥哥的相处。
这两条线索是互相交叠,穿插进行的。
正因为有两条线索,尔导才得以将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拍得清楚明白,也让观众看懂了上海母亲的艰难,以及草原母亲的伟大。
我们其实可以将这两条线索,看成两个对照组。
上世纪60年代,全国艰难,东南沿海受灾严重,杜思珩和杜思瀚兄妹俩,由没有收入来源的母亲抚养,父亲因为做保密工作无法抚养孩子。
缺衣少食的情况下,母亲只能选择带着体弱的孩子,将身体好一点的孩子留在孤儿院。
手心手背都是肉,带着孩子,活不下来,丢弃孩子,良心谴责,母爱的挣扎和伟大,在这样的场景中十分焦灼,却又特别真实。
最后,为了活下来,妹妹杜思珩被留在了孤儿院,故事也因此开始。
历经千难万险到了内蒙古,杜思珩依旧没有从妈妈的“谎言”中走出来,她笃定地相信,妈妈总会在给弟弟看完病后回来接自己,所以她任性、不听话、叛逆,是孩子中间的刺儿头。
面对这样的孩子,草原上的母亲萨仁娜给了她十足的宽容和十足的爱。
她爱杜思珩,比爱自己的亲生儿子都多。萨仁娜一家也很艰难,儿子小时候因为发烧烧坏了嗓子,丈夫在外当兵,很久才回来一次。
正是因为经历过这样的苦难,她才会将无私的爱倾注给这个与自己几乎是陌生人的小女孩。
杜思珩晚上发烧,萨仁娜让儿子不顾流沙和群狼的危险,骑马去给她找药。
杜思珩不习惯在草原上厕所,萨仁娜让儿子做了简易的厕所供她方便。
杜思珩一次次往外跑,萨仁娜从不责怪,只是一次次默默将她追回。
一颗石头做的心,这样也焐热了,草原母亲和杜思珩的牵绊也在这一件件小事中建立起来。
这种伟大的情感,与上海母亲当时的挣扎形成对照,既相得益彰,又相辅相成,两个母亲养育同一个女儿,也正是《海的尽头是草原》关于爱,关于亲情和责任的主题。
除了母爱,兄妹之情也是电影极大的看点。
杜思珩有两个哥哥,一个是自己的亲生哥哥,当年跟着母亲的杜思瀚,另一个是蒙古族哥哥,木讷心善的那木汗。
看到母亲找寻一辈子,得知自己时日无多的杜思瀚,对小时候因为自己妹妹被送走一直抱有歉疚,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也为了弥补自己的亏欠,他开始寻找草原上的妹妹。
而草原哥哥那木汗,则跟母亲一样,对杜思珩比对自己的亲妹妹都好。
吃的穿的都留给她,不顾个人安危给她找药,一次次将她从危险中救回……
同样是哥哥,一个亏欠,一个陪伴;一个等待,一个付出;两个哥哥同一个妹妹,也让这种家庭的温情得到了升华。
《海的尽头是草原》,本就是一部现实题材的类型电影,它将一个拥有宏大历史背景的故事,用极其平易近人的手法表达了出来,这才能真正触达观众的内心。
有观众会问:爱哪里是无条件的,难道蒙古族和汉族人,就没有任何隔阂吗?
当然有,其实在很多细节中,尔导都做了详实的铺垫,正因为这些隔阂的消解,这些习惯的同化,才从侧面证明了,蒙古族同胞们的爱,可以改变一人,改变她的一切。
隔阂,体现在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方面面。
刚开始,去了草原的杜思珩,什么都不习惯。
她听不懂蒙古语,很难跟当地人交流,所以她变得孤僻;上惯了室内厕所的她,甚至无法在草原上方便;蒙古族同胞眼里不可多得的美味食物奶茶和奶豆腐,在她尝来难以下咽,她宁可饿着肚子,也不会吃这些东西。
但对供销社的冰糖,她却两眼放光……
这些细节,其实都是女孩和草原之家的隔阂,也是汉族和蒙古族的“隔阂”。
这给杜思珩一次次逃离埋下了伏笔,也给了她逃离的充足理由,这背后,都是民族、风俗、文化差异的映照。
那为什么,杜思珩还能放下这些不同,在草原上一直生活下去?不就是因为爱么。
从细微处来说,是草原的额吉、阿爸和哥哥,对她无条件的关怀和照顾。
从大处来说,是蒙古族和汉族的情谊,是民族情感消融了这些隔阂,给了女孩成为一个草原人,成为一个蒙古族姑娘的出口。
这也恰恰证明了蒙古族同胞民族情感的伟大,以及作为中国人相互扶持共同向前的无私。
“成为一家人”,这就是对一家人最好的诠释。
看完影片,许多观众跟番茄君一样,感受到了这种细腻而又真实的情感。
有些爱不一定要说出来,但长久的陪伴是真情的告白,这样的情感必能穿越时间,消除隔阂。有时候亲人的定义,不一定是血缘,要知道,有爱的地方,就会有家。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