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黄建新
《1921》海报
由黄建新监制兼导演、郑大圣联合导演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影片《1921》将于7月1日正式公映,并将于6月25日至27日进行全国点映,现已开启预售。
“火种版”预告发布
6月19日,影片发布了“火种版”预告。预告片聚焦矢志救国、为“建党”奔走呼号的爱国青年们,将先辈们遭遇革命逆境时的执着与不甘表现得更加直击人心。
曝光的预告片将镜头聚焦于当时风雨飘摇的社会,以黑白照片的特殊形式定格人物、还原时代,揭示了建党的迫切性与必然性。短短不到两分钟,影像追随逐一亮相的青年党员在历史隧道中登场。李达的一句“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直击心灵,让人唏嘘又愤懑。
预告中,陈坤饰演的陈独秀看到“五四运动”时要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口中愤懑地说着“憋屈”,即使在狱中也依然规划着出狱后的斗争;何叔衡面对军阀粗暴地焚烧书籍而痛心,“如果读书人不准抬头做人,是何等的悲哀”,他颤抖、哽咽的语气中满是无可奈何的愤懑。
祖峰饰演的董必武一句话点明了救国之道,“我们是需要行动,但更需要一个政党,能引导行动的政党。她的诞生,才是最最有力的行动”。
观众被“天台谈心”击中泪点
在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1921》作为开幕影片进行了首次公开放映,现场很多观众被黄轩、倪妮饰演的李达、王会悟这对革命夫妻在天台谈心的戏击中泪点。这也是“火种版”预告片一开始所呈现的场景,李达讲起以前抵制日货时的经历,发现连烧毁日货的火柴都是日本制造的,感慨偌大的中国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已经开始在改变了。”妻子王会悟安慰他,随后李达用哽咽的声音为妻子唱起了《国际歌》……片中年轻的共产党员们流下了屈辱的泪,也让首映礼上的观众们备受感染。
这场感情充沛的戏,是演员黄轩和倪妮在表演时的“即兴发挥”。原来在拍摄现场,黄轩说完剧本上原有的台词后,一转身便看到沉浸在感动中的倪妮浑身都在轻轻抖动,已进入角色心境的黄轩在失望、愤懑之余,仍对革命抱有信心,自然而然地哼起了鼓舞了无数无产阶级的《国际歌》。等二人回过神来,早已泪流满面。
呈现真实完整的人物性格
黄建新导演表示,《1921》创作的核心便是“人物”,想从中探寻先辈们救亡图存的“心灵原动力”,从而穿越百年,去了解支撑先辈们投身革命的坚定信仰。因此,影片中不仅有宏大的革命信仰与爱国情怀,还致力于深挖早期共产党人的变化、成长,通过最细枝末节的人物生活细节,尽量呈现出一个真实、完整的人物性格。
文/本报记者 肖扬
访谈
黄建新:拍出新意 才能和年轻观众产生共鸣
导演黄建新用“《1921》是2021年的1921”来定义这部影片,“距离《建党伟业》已经过去了十年,我们必须要拍出新意,这样才能和年轻观众产生共鸣。”
新意感
世界性让故事有了新角度
从《建国大业》到《建党伟业》,十年过去了,一切都变得不一样。黄建新再度来做“建党百年”的作品觉得“很难”,“10年里,关于这段历史的研究变得非常翔实,又有很多新的资料出现,我们必须要改变视角,把这个新意表达出来。”
在《1921》里,黄建新带领主创团队打开了建党时期的国际背景。新的角度让故事发生了变化,《1921》特别引入了日本视角。黄建新表示,这是因为剧组在拍摄期间获得了特别重要的资料。“日本的协拍团队和我们的策划团队一起在日本警视厅的档案馆找到了一个电报记录,记录了1921年6月30日共产国际代表要在上海开一次会,日本掌握了当时开会的情况。”这段资料成为支持电影情节的重要元素,因为日本害怕这个代表大会阻挠他们的满蒙政策,于是电影里呈现了代表们在“一大会议”前后化险为夷的过程。
真实感
1比1还原上海中共一大会址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1921》重回历史现场,真实还原了上海的场景,陈坤饰演的陈独秀带着《新青年》编辑部迁入老渔阳里2号;一大代表们来沪期间借住在蒲柏路389号的博文女校;一大会议在原法租界望志路106号李汉俊兄长寓所召开等。
制片人任宁透露,剧组在车墩影视基地1比1地复原了一大会址、二大会址、新青年编辑部、博文女校等场景。“我们的美术团队从2019年就开始去一大会址原址做测绘,导演要求很高,要很精细地一砖一瓦把都它原汁原味地复建出来,让演员和观众立刻有一种沉浸感。”此外,剧组还去上海很多百年前的老建筑里去拍摄了实景,去拍了大世界、华尔道夫当时“远东第一长吧”、上生新所、生命科学院、长宁金融园、外滩等场景,这些上海老建筑的实景展现对电影历史真实质感的呈现非常有帮助。
片中有一场戏,李达带着挫折和彷徨的情绪来到天台,王会悟为了安慰李达,给他端了一碗汤圆上去。这碗出自“乔家栅”的汤圆也经过仔细讨论,“到底有什么样的小吃是上海人那时候经常吃的,而且这家店得在100年前就有的。这个不是植入,而是为了体现历史真实感需要做的功课。”任宁表示,这类细节在电影里还隐藏了许多。
青春感
年轻的力量蓬勃向上
《1921》里,平均年龄28岁的热血青年们再现了百年前开天辟地的奋斗故事。在黄建新的眼里,这些年轻人充满朝气,“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就是我们总说的一种青年的朝气,一种向上力量。”
影片联合导演郑大圣补充说:“100年前,他们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我们要的就是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黄导会特别鼓励演员们即兴发挥,他特别愿意看到你们即兴的碰撞和现场的火花。”郑大圣导演依然记得在监视器前的惊喜一刻,“演员要把自己的灵魂跟角色完成互换,拍电影就是要期待捕捉到灵魂出窍、演员跟角色合二为一的那个瞬间,拍到了你就觉得这是拍电影给我们的礼物。”
这种活生生的青春感不只存在于主要角色的身上。拍“五四运动”的段落时,制片人任宁根据资料发现,那时有四位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的女生在“五四运动”中非常有名,被称为“五四四公子”。黄建新导演就觉得应该找到类似的大学生,“20岁的人,他们的眼神、他们的单纯是不一样的,因为还没有经历过社会各种复杂起伏的考验,所以他们的眼睛都是明亮清澈的。”于是,剧组在北电、中戏、上戏等艺术院校找到了一批一、二年级高考名列前茅的大学生们,“这些真实的大学生们是不一样,从那个游行队伍走过来的时候,镜头推向他们眼睛的时候,就会让人真切感到,那就是青春。”
(文/记者 肖扬 统筹/满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