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日本学者大前研一针对日本的状况撰写出版了《低欲望社会》。根据大前研一书中的介绍,低欲望社会的特征有四个方面:
一、年轻人不愿意背负风险,不像从前世代一样愿意独立购屋,背负几千万的房贷;
二、少子化,人口持续减少、人力不足,另一方面,又面临人口超高龄化的问题;
三、丧失物欲、成功欲的世代:对于“拥有物质”毫无欲望,随便吃个一、两餐就能活下来的社会,“出人头地的欲望”也比先前世代降低不少;
四、无论是货币宽松政策或公共投资,无法提升消费者信心,撒再多钱也无法改善经济。
有人认为,中国出现“佛系”“低欲望”是件好事,说明年轻人不再为追求物质而活,这种说法忽略了日本低欲望与中国低欲望的不同。
日本出现低欲望的原因在于,有一批人群从以前一味的追逐物质转变到了追逐精神需求,另一批人群因为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导致其理念发生变化,是主动式的;而中国的低欲望,是更多的青年看到了“草根逆袭”的不现实性,逐渐接受了现实,走上了“低欲望”的路子,是被动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