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故事还是那个故事,悬念没变,但波洛变了。外在上,他从小个子、让人愿意亲近的话痨,摇身成了走路带风的高冷侦探。外在走偏可能不太重要,真正让观众调侃他“拿错剧本”的,是那面目全非的办案习惯。
即便看似与案件无关的人、无聊的话题,波洛也能耐着性子寒暄。
记忆里,波洛有个外号“安乐椅神探”,因为他向来嫌弃去现场搜寻指纹、烟灰或者画上裂缝那样的物证。他觉得可见的线索一眼可见,看不见的人心才是探寻真相的起点。他常常舒服地躺在安乐椅上,听警察带来现场报告,像记者一样采访相关人,喝杯热巧克力,再动动他小小的“灰色脑细胞”,一切就呼之欲出了。
东方 这不是用“绅士做派”就可简单归纳的,而是原著作者阿加莎赋予推理故事的精髓——每一次对话里,藏着波洛的试探、嫌疑人的疏漏。就在口舌间的拉锯战里,人心浮现,真相渐近。阿加莎借着“动口不动手”的波洛,把所有信息向读者和盘托出,波洛知道多少,读者同步更新多少。真相即将揭晓的一刹那,只要你猜对了作者的思路,你就有可能得到正确答案。粉丝享受的,恰是这种信息平等下的智慧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