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去澳大利亚
SAT考试分区,在中国仅设香港考点,在亚洲范围内设泰国、日本、新加坡、缅甸、印度等考点,其中尤以香港的监考纪律最严。如果不出意外,一般的大陆考生首选还是到香港去考SAT。
SAT整场考试共休息3次,分别为阅读和文法之间、第一个数学和第二个数学之间,第二个数学和作文之间;每次休息5分钟。开考时,试卷全部发给学生,但是考试规定每个部分都是限时完成,时间到了必须做后一部分,且不能翻阅前一部分的试题,也不能修改答案。各个考点同一时间开考,存在时差。
而澳大利亚横跨东八东十三个时区,东部与西部相差三个小时,因此SAT考试将澳大利亚划入亚洲考点,与亚洲包括泰国、香港在内的所有考点使用同一套试卷,且与亚洲其他考点存在时差。因此,亚洲有许多教育培训机构已经有派遣记忆大师前往澳洲考试并记下答案进行作弊的先例。
在电影院的2个小时里,很多似成相识的场景划过,准考证、护照、考卷、铅笔、橡皮……看到最后两位主人公在澳洲参加STIC考试的场景,相信每个考过SAT(更准确的是2016年后的新SAT)的考生都再熟悉不过。尤其是刚刚参加完10月份考试的同学们,看过这些画面,不知是否会勾起心中或欢喜或恐怖的记忆。一些朋友给我发送微信,说电影中利用时差作弊的做法是真的假的?2014年SAT发生了啥?作为回应,我给大家普及一下这部电影的背景。
SAT考试对于国内参加高考的家长和同学们来说,应该只是听说过没见过的考试。但是我作为一个SAT教学从业者,几乎每天我都会跟这个考试打交道。SAT考试全称是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申请美国大学的学生一般都会提交SAT成绩,作为大学录取的参考。和国内高考一分定终身不一样,SAT成绩仅仅是申请环节中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即大部分都要求提交,但是分数并不能决定录取结果,大学还需要和其他申请材料一起进行评估,最终决定是否给予Offer。
SAT考试在中国是怎么火起来的呢?故事大概应该从2005年谈起。下表是一张来自美国open door的数据。我们会发现,美国本科出国留学爆发在2007年,这一年相比上一年出国人数暴增了65%。而这一波学生,2007年出国读书,他们的SAT学习要往前倒推两年,即2005年。这和我们的认知是相似的,我们 北京新东方学校SAT项目 也是在2005年开始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此后数年,美国本科出国留学人数增长率都在30%以上。那也是SAT考试生意最好做的那几年,大家可想而知,那几乎是“躺着赚钱”的年代,市场需求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
可能稍微懂得多一点的听过另一个在美国很流行的美国本科学术测试,叫做ACT。ACT考试和SAT考试在功能上是等效的,各大学校的招生简章上都将两者一视同仁的对待。可是2005年,在这个时间节点爆发的时候,为什么ACT没有在中国流行起来,导致了此后数年一直是SAT考试呢?这段历史已经不可考证,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SAT的历史更为悠久,名气更大,而且在美国本土SAT考试参考数量要比ACT考生多了很多。因此,对于第一批出国的家长,他们会倾向选择认可度更高且更为大众的考试,以为自己增加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