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法国人,远在欧洲大陆,但是他的离开仍然让很多中国影迷伤怀。对于影迷来说,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演员、导演、制片人并非陌生人。
他是影迷反复欣赏的电影《天堂电影院》《放牛班的春天》中的经典荧幕形象,也是影迷上天入海、穿梭时空,细察地球、人与万物关系的“眼睛”。
他是雅克·贝汉,他的爱给了电影,并借由电影给了鸟兽虫鱼、碧海蓝天和地球四季。
法新社报道,这位带着观众细察自然壮美的法国演员、导演及制作人雅克·贝汉于4月21日在巴黎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享年80岁。
但事实上,无论是他演绎的经典荧幕形象还是他主导的多部自然电影,都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某种程度上,这些作品也让他变得可以穿越时空。
除了他参演的众多影片,他主导制作的自然电影(主要拍摄大自然中的动植物、环境生态等主体的电影,也称为记录电影)聚合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其中,他主导创作的《微观世界》《喜马拉雅》《迁徙的鸟》《海洋》《地球四季》五部影片,通常被称为“天·地·人·海·时空”自然五部曲。
通过这五部影片,观众即便足不出户也能走遍全球各地,并欣赏到唯美、纯粹、温暖、克制镜头之下的万物生灵之美,并在观看这些影片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被画面带动,打通一些生命共同的感应——对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万物之美的本能体会。
五部电影的总时长为471分钟,不足8个小时,如果是有时间有兴趣,一天之内便可尽览。
但是它们的筹备、拍摄、制作却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困难重重。雅克·贝汉曾表示,每一部纪录电影都是时间、金钱和高科技设备的巨大投入,通常拍一部纪录电影就需要4年,“3组人同时拍摄4年,4年乘3就是12年”,一部时长最长不超过2小时的电影要耗费10多年的时间打磨而成,可谓是马拉松工程。
影视制作,资金是最大的问题。为了筹备制作影片的资金,雅克·贝汉四处奔波寻找投资,但又因为自然电影的票房局限性,他也称为常年负债累累的知名制片人。
以《海洋》为例,耗资5000万欧元,动用了12个摄制组、70艘船。这期间,雅克·贝汉边拍边找投资, “我坚持用最大的热情去说服他们,去见20个投资人,前19个摇头,可能第20个就点头了呢?”雅克·贝汉说。据他描述, “拍摄的四年中不断找投资,每两个月就要跟所有投资人开会、汇报、等待下一笔钱进账,一直都很痛苦。”
这部影片由雅克·贝汉和雅克·克鲁佐联合执导,上映后广受好评,并获得第36届法国凯撒奖最佳纪录片奖。
自然电影与故事类电影不同,它的拍摄制作需要更多时间筹备。
一方面,由于拍摄主体的不同,拍摄自然电影的设备要进行改良甚至发明创造,为了能够精准捕获自然之美,雅克·贝汉和团队一直在电影的准备过程中见招拆招,不断创新创造。
1996年上映的《微观世界》片长只有73分钟,但是雅克·贝汉和团队却耗费了超过15年的时间进行取材拍摄,其中单摄制器材设计就耗费了2年的时间,而实际拍摄又花费了3年,并在1994年到1995年间进行《微观世界》的制作。这部电影用了特殊的微观摄影机,让自然中的昆虫、草木等生物形体纤毫毕现,呈现出了一物一世界的微观壮美,这种美丽的捕捉是对生命的原力和自然神庙的精微“纪实”。
另一方面,无论是雨雪冰雹等自然现象,还是鸟兽虫鱼,都无法人为控制它们的表演与节奏,也因此,自然电影的拍摄是相对被动的。他说:“作为纪录片导演,你所能做的一切就是准备好,期待你所能梦想的镜头光临,去捕捉美好的瞬间。”
在拍摄《迁徙的鸟》时,雅克·贝汉和300多人的摄制团队跟着鸟的踪迹“迁徙”了一年,就是为了让鸟儿习惯他们和摄制器材,以便呈现出它们最真实的行为习惯,正式拍摄是从第二年开始的。而在这部电影的拍摄中,雅克·贝汉团队一样调用了多种新型“作战”设备,包括动力伞、小型飞机、装有微型摄像机、大小像鸟的航模等设备,可以“悄无声息”在天空接近鸟儿们,实施拍摄。
在这种时间、金钱、精力的巨大投注中,虽然充满艰辛,但是对于雅克·贝汉而言却也是非常幸福的时光。他觉得自己从事的可能是世界上最美的职业之一, “我经历过海洋遨游,天空飞行,又随着《地球四季》穿越欧洲的历史,我好像生活了几辈子。”而在与天地万物相处的过程中,他看到了自然韵律与高度秩序化的人类社会不同,也在拍摄过程中看到了真正的自由。
通过他的努力与付出,我们也可以轻松看到——他所看到的存在于天地间生物的生存、繁衍、陨落的命运协奏曲以及万物生灵的诗性时刻。
他曾说他希望能在电影里活够一千次人生。虽然他已离开了这个现实世界,但当我们在看他那些蕴藏生命能量的作品之时,每一次,他都是重生于世的,这是对他所做贡献的最直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