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何在如今好评这么高的《肖申克的救赎》在当年的那届奥斯卡上,为何会被《阿甘正传》力压《肖申克的救赎》获了奖,很多人说是因为《阿甘正传》的思想是符合当时美国的一个主旋律内容的,而《肖申克》却是一部另类的东西。
也有人说是因为《肖申克的救赎》男主角是个新人而该片也是导演弗兰克·达拉伯恩特的处女作,奥斯卡很少把大奖颁发给一个第一次执导筒的导演。其实我觉得原因有很多,主旋律可能是一个原因,也有人说奥斯卡比较偏向于弱智人士(扮演残疾人是演技的大考验),对现实主义题材往往重视不够。《飞越疯人院》、《雨人》等等都是此类型影片,也都获得大奖,美国人也常说,只要是跟傻子有关,就容易获得奥斯卡。而好莱坞对现实主义的题材往往重视不够,特别是那些揭露美国社会黑暗面的影片几乎是绝少得奖。
虽然奥斯卡小金人很重要,但是奥斯卡历来的传统是比较重视商业影片,忽视文艺片,重视大牌演员和导演,忽视新人,所以他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在很多人看来,落败的《肖申克的救赎》远比《阿甘正传》要来的深刻也更有回味的余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两部电影有许多的相似之处。
两部影片中的主人,看似截然不同,但是核心都是一样的:都是顺从自己的内心。阿甘是个傻子,但只有傻子才会不考虑别人的看法,专注于自己的想做的事情。影片中看到珍妮与一个男人在车中亲热,正常人都会识趣回避吧,但是阿甘却是很尴尬的将那个男人给走了一顿,因为阿甘认为那个男的在欺负珍妮,他要保护她。可能有人认为阿甘这是吃醋的表现吧。
而在《肖申克》中的安迪却是一个聪明人,当已经无法从正常渠道申冤时,就变成了“当上帝不给我救赎,那我就自己救赎自己”。所以他用了20年的时间挖通了那条瑞恩说六百年才能成功的通道。二十年的时间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救赎。两者对比,前者是一个傻子的天性使然,后者则是一个聪明人的潜心复仇。两个人都是在顺从自己的内心在做事,只不过一个受到了老天的眷恋,另一个则是被现实挤压的聪明人。
所以在两部影片所讲述的核心思想面前,两部作品比拼的就不仅仅是演员、技巧和拍摄这一些点缀的东西了,而是衬托这一切的世界观。《阿甘》的世界化是一种朴素的哲学追求,而《肖申克》则是复仇的救赎哲学。哲学并没有高低,但是表达哲学的作品却是能体现出高低水准的。
《肖申克》的结尾就像是人生虚无的死亡,给人一种静默无奈的真实,这样的哲学,高于生活,让人无可奈何。这是电影对于人生的终极探讨,把人生优雅的拜访在观众的面前,让观众除了一起悲叹却是一样的无可奈何,因为他带来不了幸福。艺术并没有对错,只是世人往往更喜欢哪种给生活以勇气的艺术。《阿甘》算是做到了这一点,我个人认为在这一点上《阿甘正传》击败了《肖申克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