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都市情感大剧,海清、童瑶、张颂文领衔主演的《心居》这部剧给人的观感不要太写实了。
不少观众对这部剧的观感就是写实,从《蜗居》到《心居》,导演滕华涛对都市剧依旧拿捏!
《心居》开场念白就说到了多少在外打工人的心坎里去了?
在城市里打拼,买房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事,即使是再贵也想要努力拼搏到能买房,这样才能更有底气,也更有动力。买了房才能觉得心里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下来,也才能真正安心 !
剧里有三个主角,分别由海清、童瑶、张颂文饰演。
张颂文扮演的展翔,虽是个“暴发户”,但为人风趣善良。展翔这个角色给了观众不小的惊喜,让我们发掘到了张颂文的搞笑天赋。
童谣演的顾清俞,这个角色人设真的现代女性典范了,工作出色能力突出,漂亮个性独立,工作奔波之余还总照顾家里人,生活也很有情趣。
海清扮演的角色冯晓琴,虽没有那么光鲜靓丽,却是最先让观众共情的角色。
故事发生在上海,海清演的是个外地媳妇冯晓琴。一出场就给人非常浓的烟火气,手拎袋子逛菜市场,非常麻利地与老板砍价,最后顺走一把葱的举动不要太写实了!
逛菜市场、做早餐,照料着一大家子的饮食起居,我想这就是家庭主妇们最真实的写照了。但真正引发观众极大共鸣的是冯晓琴的买房愿望。
开场念白说的就是冯晓琴。作为一个外地媳妇,想在上海有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太让人能共情了。
关于冯晓琴买房一事,就引发了观众极大的争议。
支持方认为,冯晓琴想买房子没有错,她大着肚子嫁到顾家十年,这十年里任劳任怨照顾顾家的一大家子也没有什么怨言 。现如今想买房子不是为了自己,只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想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没有错吧。
于是觉得大姑姐顾清俞真的管的太宽了,两个人的婚姻里出现的问题就应该两个人解决,她替弟弟分析的太多了头头是道,可是她好像忘记了,家庭不是职场,没有那么多对错是非。
她虽然不是害死他弟弟的凶手但也是一个间接的杀人犯吧。冯晓琴虽然出身寒门,但一直想改变命运这也没有错吧,谁不想过好日子呢。
反对方认为,冯晓琴就是个“寄生虫”、“吸血虫”。一心一意要买套只写自己名字的房子,但忘记了自己没钱老公窝囊的事实,只想着借钱,其实根本还不起,这简直就是有借不还,算盘打的好。
当初口口声声说自己家里条件不好,从小没有安全感,那自己还敢结婚辞职?
因为她为婆家付出了那么多,真就觉得吸血大姑姐很理所当然么?自己没能力还钱,人家不借钱给她,倒是得罪她了,这种人现实中让人不敢接近,没人敢同情。
她一开始嫁人就是有目的性,一步一步没有收入来源的她做什么都在算计,以为在家伺候公婆伺候家人的吃喝拉撒就能获得点回报,其实是没尊严的。
在海清的演绎下,让观众感受到了这个角色的可怜可悲又自私的复杂人性。
《心居》开播第一天,海清的台词就冲上了热搜,获得了央媒的点名,盛赞其台词太清晰了!
尤其是这两段爆发戏,让人不由得对海清竖起大拇指。
第一段,是被排外的冯晓琴对顾家的“控诉”。
那铿锵有力的台词,条理清晰,这段台词获央媒怒夸,二倍速都能听得很清晰。加倍速度把她的气愤也体现出来了。瞬间能让观众共情,觉得她想买房是可以被理解的!
第二段,是丈夫死后冯晓琴对大姑姐的“控诉”。
这段老视后海清与新晋视后童瑶的飙戏,成了剧内外观众为之津津乐道的一大高潮戏码。
大姑子顾清俞一进门就指责冯晓琴告邻居是为了赔偿金,冯晓琴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与童瑶飚戏的海清反问三连“我能走吗?”。
明明是一样的台词,但是观众却能听出三种不同的情绪,情绪语调逐层递进,台词太牛了。
展现了整个家庭主妇这样的一种真正无可奈何的感觉,我们也真正能够看到,其实海清整个的台词功底,在整部剧中真的是得到了一个完美的呈现 。
可在这部剧里,海清的魅力远不止于此,不仅台词功底令人直呼叫绝外,连脸上的皱纹都是戏。
和之前的剧比起来,海清确实显老了,可是皱纹似乎更能帮助她塑造这个角色。对比厚重的滤镜,这样的皱纹在海清的脸上毫无掩饰地展露出来,让观众一眼就能代入角色,深信她就是一个活脱脱地被家务活熬成的“黄脸婆”。
无处安放的皱纹把一个媳妇的焦虑、怨怼、心机、包容、控制……刻画得活灵活现。把心中的所有情绪完全都宣泄了出来,肉眼可见的崩溃和颤抖太打动人了!
把死了丈夫的伤心,被全家人怪罪的委屈,气性上头呛大姑子的话完美诠释。让观众看着海清演这样的角色很是过瘾!
让冯晓琴这一个角色极具感染力和代入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海清与这个角色的合二为一。
观众:你永远可以相信海清的生活剧
从央媒的认可与观众的赞誉来看,毫无疑问,《心居》上线之初,海清的台词与演技成了该剧的一大看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