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熊出没》《姜子牙》等7部影片因疫情接连在1月23日宣布撤档之后,今年的大年初一,只有《囧妈》一部电影与观众见面,且过程坎坷。
当电影业遭遇黑天鹅,今年的内地贺岁档势必不能像往年那样红红火火了。
作为内地电影市场发展历程中资历最老、含金量最高的电影档期,无数改写记录的高光时刻在贺岁档今年也算是再一次改变了历史。
当我们见证了2020开年的沉浮剧变,虽然少了些告别的热闹,但这个春节,我们依然有电影可看。
“字节跳动”可以说真正做到请全国人民免费看电影!
还记得去年春节,电影院号称迎来了“史上最强贺岁档”,光是大年初一(2月5日)这一天上映的电影就有12部,而且强者如云,大家可以感受下这个画风!
这是网上根据“想看”人数排的春节档榜单,已经有21万人开始期待《疯狂的外星人》!
而这部由黄渤、沈腾主演的,在2019年春节档斩获超20亿票房的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现已开启全网免费独播。
这部改变自刘慈欣的小说,再加上黄渤和沈腾两位“票房灵药”的主演,《疯狂的外星人》绝对去年贺岁档的一号种子选手。
2006年,一部低成本喜剧《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让无数人记住了一个名字:宁浩,也因此掀起了中国低成本喜剧狂潮。
这次,宁浩带着“疯狂三部曲”的第三部——《疯狂的外星人》,走向了春节档老百姓的视野。
作为疯狂系列的又一部著作,宁浩导演的作品总是充满黑色幽默,影片中黄渤和沈腾的表演不禁让人捧腹大笑。
黄渤饰演的耿浩原本是游乐园中的一名训猴师,猴子欢欢是他的宝贝,祖上曾有“西南猴王”的美誉,对于自己的工作,耿浩认为是国粹,虽然游乐园老板已打算将他的训练表演场地改造为火锅城,可耿浩心中依旧充满了对这份事业的传承与热爱。
沈腾饰演的大飞是耿浩的好朋友,总想着做一些生意带领耿浩发家致富,两个剧中主角一个憨厚本分,一个脑洞大开,一正一邪使得整部影片笑声不断。
当外星人因意外情况坠落时,恰巧砸伤了耿浩的猴子欢欢,而与此同时,外星人也被当做非洲刚果猴替代欢欢进行训练表演。
整部影片中,外星人的技能高超,掌控着绝对的破坏杀伤力,在地球人眼中,它是疯狂的外星人,而在外星人眼中,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宁浩的故事总是聚焦于小人物的市井与心酸。
这部片虽然披着科幻喜剧的外衣,但也不例外。
然而,发笑的背后,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残酷的故事——
它似乎在说,在这个世界上,谁都阻止不了被耍的命运:不管你是人是猴、还是外星人。
谁都只是生活的囚徒。
所以,当我们看到耿浩把外星人当猴训的搞笑画面时,会觉得心情复杂。
用一句说烂了的话:“好的喜剧,其内核皆是悲剧。”
这就是宁浩喜剧的高明之处「生活是如此的糟糕,而这太好笑了。」
这种好笑,就叫盖·里奇的黑色幽默。
如果你想在春节找个乐子笑一笑,它足够合家欢。
如果你想看一部作者电影,它也有值得挖掘和解读的空间。
总之,是一部值得大家重温在重温的好电影。
当然,多年来贺岁档出的精品不在少数。
每年十余部影片将展开角逐,其中不乏总体量破亿、大牌明星扎堆的大制作,也不乏精致又具有内涵的小成本黑马,多家神仙打架可以说令春节赋予了整个行业无穷的想象,也使其正式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说起贺岁档的起源,最早源自于香港。
上世纪80年代,每到“贺岁”之时,香港演艺圈的大佬、明星们就会汇集起来,不计片酬地拍几部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贺岁影片献给观众。
1981年1月30日,贺岁片《摩登保镖》在春节前夕上映,在当时人口只有500万的香港地区取得了1715万港元的票房,刷新了香港电影的票房纪录,也让很多片商开始关注到这个时期的市场。
《摩登保镖》
随后三年,香港电影的年度票房冠军都属于贺岁片:
由许冠杰、麦嘉和张艾嘉主演的《最佳拍档》、《最佳拍档2:大显神通》和《最佳拍档3:女皇密令》都选择在春节前上映,并收获了2604万、2327万和2928万的票房成绩。
《最佳拍档》
这些影片将香港电影单片票房成绩拉过了两千万大关的同时,也进一步彰显了“贺岁”时节的市场潜力,并逐步将观众在新年前后观看电影的需求培养了起来。
于是乎,一个针对贺岁片的档期——“贺岁档”便应运而生。
80年代的贺岁档属于许氏兄弟(许冠文、许冠杰和许冠英)、成龙和周润发等老牌港星。
成龙的《师弟出马》、《福星高照》和周润发的《八星报喜》和《赌神》,都曾在贺岁时节大受欢迎。
《赌神》
到了90年代,曾经默默无闻跑龙套的周星驰则开始登上贺岁档的舞台,成为了绝对的主角。
1991年《整蛊专家》、
1992年《家有喜事》、
1994年《破坏之王》、
1995年《大话西游》、
1996年《大内密探零零发》、
1997年《97家有喜事》、
1998年《行运一条龙》、
1999年《喜剧之王》。
整个 90年代,周星驰都几乎未曾缺席过贺岁档,并且多次取得过香港年度票房冠军。
就在香港贺岁片市场越发红火的同时,随着内地电影市场的开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贺岁片也获得了进入内地的机会。
1995年1月,成龙主演的贺岁片《红番区》登陆内地,在票价只有几块钱的时代就豪取3500万的内地票房,引发巨大轰动,也让内地观众第一次通过看贺岁片的方式,迎接了新年的到来。
《红番区》
当年《红番区》的成功,让一些从业者感受到了贺岁片市场的巨大潜力。
不过,彼时的中国电影市场还可以说是“百废待兴”,进口片分账大片的进入和原有制片体系与市场间的不兼容,让国产影片节节败退。
而改变这一局面的人,正是冯小刚。
1997年之前的冯小刚,可谓事事不顺,参与制作的三部影片都被总局“毙掉”,导致数千万投资打水漂,被很多人视为是“投资黑洞”。
后来时任北影厂厂长韩三平见他可怜,便帮他找来一个拍商业片的机会,让他试试手。
没曾想,这一试,便改变了冯小刚乃至中国电影产业的命运。
1997年12月24日,由其执导的贺岁电影《甲方乙方》上映,斩获3600万票房,位列当年内地票房榜第九。
比起票房成绩,这部电影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是内地首部为贺岁档这一特定档期拍摄的贺岁片,也正是因为它的出现,内地才真正有了国产片“贺岁档”这一概念。
《甲方乙方》
尝到甜头的冯小刚一发不可收拾,在随后十年间拍摄了《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手机》《天下无贼》等高票房贺岁片,稳稳地守着“内地贺岁片第一导演”的宝座。
冯小刚的成功,让越来越多影视公司、导演开始重视起这一档期。
2002年中国正式开启商业大片时代后,往后的十余年里,元旦前后的贺岁档都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档期之一,许多大体量的国产影片都选择扎堆于此,贺岁档顺势成为了大片角逐的舞台。
当然市场的回报也极为可观。
冯小刚的贺岁片之外,2004年的《功夫》、2005年的《无极》、2006年的《满城尽带黄金甲》都是能夺取国产片年度票房冠军的贺岁片。
而2012年12月12日上映的《人再囧途之泰囧》,更是以4000万的小投资博得了12.67亿的票房,将中国电影带入了10亿元时代,同时也把贺岁档的热度推向了巅峰。
到了2013年,春节档再一次释放其巨大能量,而激活它的人,正是曾经在香港贺岁档叱咤风云的“喜剧之王”——周星驰。
2013年大年初一(2月10日),周星驰在五年前《长江七号》失意后卷土重来,其新片《西游降魔篇》在春节档七天内揽下5.3亿票房,一举打破20多项国内华语片的票房纪录,其中大年初五(2月14日)票房1.22亿,成为影史首部单日票房过亿的华语电影。
《西游降魔篇》的成功,将整个档期的总票房拔高至7.8亿元,同比增幅达到了89.7%。观众春节期间观影的热情被调动起来后,春节档的势头便显得不可阻挡!
后来,2014年春节档总票房14.5亿,几乎是前一年的两倍;2015年至2017年三年间,春节档票房从18.1亿涨至34.2亿,《寻龙诀》《唐人街探案》《老炮儿》等国产大片接连上映,光是这几部影片就累计贡献了近35亿票房;
其中周星驰的《美人鱼》还成为了华语电影史上第一部票房30亿+的电影。
春节档的火爆,彻底激活了整个贺岁档。
而不久之后的春节档,除了《美人鱼》,《澳门风云》《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功夫熊猫3》等最终都取得了10亿元以上的佳绩。
可惜的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量电影扎堆儿,综艺电影占据市场,让春节档一下子从质量到票房断崖式下跌。
放眼望去,自从2018年12月的贺岁档,只剩一帮“虾兵蟹将”。
最具卖相的商业大片,是华纳的压轴大作《海王》,又或是从国庆逃档而来的《云南虫谷》?
最有看点的喜剧电影,是肖央自编自导自演的《天气预爆》,还是葛优带着岳云鹏的《断片之险途夺宝》?
最高口碑的暖心之作,是已经上映了30年的《龙猫》,还是5年前出品的《狗十三》?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传统贺岁档的前线战役:没人玩了。
大导演们纷纷“马失前蹄”,众人避之不及的态度,让这个传统的热门档期渐渐沦为鸡肋。
贺岁档的票房产出越少,就越难以吸引具有市场号召力的影片,但越是没有强片定档,贺岁档的票房就会变得越少。
20年,中国电影由寡渐盛,由弱变强,在电影对现实的光影镜像下,何尝不是20年间中国社会与人情的沧桑变迁。
竞逐风流的电影人,一代风起,一代潮落。
当我们回首20年贺岁档的历程时,有无限的喜悦,也有唏嘘的感伤。
当我们翻开有关贺岁档的欢笑纷扰,寻找的到,或许就是自己逝去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