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8亿,2020年全球开画票房第一名。《八佰》不仅创造了内地影院复工单周最高票房纪录,也成功打败《刺猬索尼克》1.01亿美元的全球开画成绩。
在影院复工整整一个月之后,《八佰》在全国公映。第六代导演管虎的这部新作,原本是2019年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片,却在上影节开幕前一天临时宣布因“技术原因”撤档,14个月之后,终于与全国观众见面。
这部投资近5亿的重磅制作,在公映前一周开启的点映场里,已经收获了超过2亿的票房,是影院复工以来的国产片新高,且口碑一路高涨。像业界期待的那样,它成为了提振影市信心的那部“救市之作”。冯小刚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只有《八佰》这个电影可以担起复兴(电影市场)的重任”。
一波三折的公映
虽然都属于抗战题材,但是管虎的这三部电影在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却大相径庭。《斗牛》像是一则寓言,通过对抗战时期一个即将被日军扫荡的村庄的描写,凸显的是具有典型意味的中国农民的人性,这种人性在黄渤饰演的老实敦厚的村民牛二身上得到了最鲜活的呈现。《厨子戏子痞子》则像是一次戏说,用一种略带夸张与戏谑的手法,把多年来人们想象中的抗日英雄的事迹以五彩斑斓的姿态娓娓道来,片中那些看上去并不真实的绚丽场面,更像是一次情绪的宣泄,而那个孤单的日料店,分明就是一个座位空着的超大戏台。
很显然,《八佰》与管虎此前那两部抗战题材影片都不一样,这是一部少有的直观描写正面战场的抗战题材战争电影,而且片中的人物与故事,都在相当程度上力求还原历史的原貌。就这一点而言,《八佰》与过去绝大部分抗战题材的电影相比,也实属罕见。
《八佰》的特殊意义即在这里,而它的曲折命运也缘于这里。当这个经过修改与删节的版本举办首映时,管虎也坦言自己有一种久违的紧张感,“像刚毕业拍了一部电影那种紧张”。
普通人视角下的战争
这种出色不仅是更加先进的拍摄制作技术带来的结果,两部相隔40余年的影片,在制作环境、成本和技术上巨大的差异自然无需赘言。但把《八佰》放在当下的任何一部华语商业巨制里去横向对比,其制作之精良仍然属于顶尖水准。影片的摄影、美术、置景、道具、配乐、音效以及特效,都可圈可点。
作为一个试图还原历史实景的“细节控”,管虎为了重现1937年苏州河两岸的原貌,耗时18个月设计搭建200亩的场地,在上面盖了68栋楼,其中包括按照1:1的比例还原的四行仓库。为了打造一个硝烟弥漫、炮火四起的真实战场,剧组用了300颗照明弹,烧掉300多公斤烟油和近5吨旧报纸,设置了5万个地面子弹点。凡此种种,都属于国内罕见的手笔。
这些人当中,包括不敢开枪的“老算盘”(张译饰),只会吹嘘自己的老铁(姜武饰),桀骜不驯的神枪手羊拐(王千源饰),以及逃兵端午(欧豪饰)和他年幼的堂弟“小湖北”。这些人原本并不属于524团,有的甚至根本不能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士兵,却阴差阳错地被卷入这场生机渺茫的战斗中。在战斗开打之后,他们大多数想的都是逃跑和求生。在他们身上,我们一点也看不到“八百壮士”的英雄气概,恰相反,我们看见的是鼠辈式的仓皇逃窜。
在表现战场的真实场景上,《八佰》做到了华语战争片的一个新高度。像《拯救大兵瑞恩》《黑鹰坠落》等好莱坞战争大片那样,《八佰》并不避讳那些堪称血腥的镜头,飞溅的鲜血、士兵的残肢,甚至是流出身体的内脏这样的镜头,都在用最直观的画面控诉着战争的残酷与惨烈。
一种经过审视与反思的爱国主义
除了在四行仓库内浴血奋战的“八百壮士”,《八佰》着墨甚多的另一组群像,是苏州河对岸租界内的普通民众。
由于四行仓库与租界仅一河之隔,特殊的地理位置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这场战斗具备的“表演”性质。只不过在国民党高层的眼中,这场战斗是“演”给租界内的西方各国媒体和使馆看的,寄望西方各国受此触动,在不久后的布鲁塞尔会议上伸出援手。而对于生活在租界的普通百姓而言,这场战斗则是一场“演”给他们自己看的大戏。在战斗刚开始的时候,民众流露出一种普遍的麻木与冷漠,歌照唱、舞照跳、戏照演,可谓真正意义上的“隔岸观火”式的看客心态。
可以说,管虎对于民众这些相当丰富生动的描写,具有某种意味深长的批判和反思意味。这种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在他之前的电影《斗牛》和《杀生》里都有所体现,到《八佰》这里,在特殊的情势下,被更加有力地彰显出来。70万国军的溃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普通民众面对国难当前的自私与麻木。
当四行仓库的战斗换取西方援助的目的已然化为泡影的时候,“八百壮士”的义举最重要的一层意义,就是唤醒对岸沉睡的民众,而对岸的民众此时显然也不只是他们自己,而是四万万国民的代表和化身。国民的开智与觉醒,最终也成了整部电影真正的主题和落脚点。用管虎自己的话说,“只有麻木的看客变成了踊跃投入战斗的人群,这个电影才有意义。”
最终,经过“八百壮士”四天四夜的以命相搏,那些原本麻木冷漠的看客,一点点地被感染和改变。他们开始为对岸的将士摇旗呐喊,开始为对岸想方设法地输送物资,青帮弟子、学生、童子军……越来越多的人甚至主动投身战斗,把自己的性命安危丢在一旁。到此时,分处两岸的将士和民众,才真正达成了某种民族认同的统一,整部电影的情绪也被烘托到最高潮。
《八佰》在这里赞美的爱国主义,不是那种打鸡血式的空喊口号的爱国主义,而是一种经过审视与反思的爱国主义,是一种真正具备历史意义和责任感的爱国主义。这种爱国主义,无疑也是这部电影所具备的感染力的核心与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