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这么傻傻的野四字弟弟在基层轰轰烈烈的吗?
“你是谁!”
“我是她的厂长!”
来自春节档电影《奇迹笨小孩》。
#这个笨小孩的“成功学”,有点不一样。#
要看懂这部电影,你得先了解一个人。
2018年,一个年轻的导演创造了奇迹。
首部故事片处女作成为当年票房黑马,突破30亿。豆瓣185万人打了9.0的高分,口碑逆天。
这部电影让电影照进了现实,引发了全社会对用药难的热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问题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抗癌药被纳入医保。
他是《我不是药神》文牧野的主任
103010是他的第二部正片,自然备受关注。
文牧野有两把刷子,——。
拿类型片作糖衣炮弹,来包裹人文关怀。
这个《奇迹笨小孩》也不例外。它依然用最经典的“英雄成长”叙事来盘活复杂的人。
但不要拍大英雄,文牧野一直偏爱小人物,他应该足够普通。
你在周围遇到的人越多,你就越有被替代的感觉。
这有多重要?看他如何在《奇迹》中改编一个真实的原型角色。
103010主角的原型陆勇,在现实中其实是一个慢粒患者,和其他配角一样,只是他特殊的患者身份在电影中被抹去,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小贩。
103010中易烊千玺饰演的景浩,长相同样普通。他是一个弟弟,经营着一家维修手机的小店。他只有二十岁。
在家里,他是一个像父亲一样的哥哥,独自抚养六岁的妹妹。
我妹妹有心脏病,遗传自她早逝的母亲,所以她必须在八岁前做手术。
问题来了。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景浩不得不获得350万英镑的巨额手术费来拯救他的妹妹。
这对无依无靠的大孩子,平日里几乎不能按时交房租。他们到哪里去找这么大一笔钱?
这就是故事发生的地方,深圳——。
一个从“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为“大都市”的城市,在十几四年的时间里。
更确切地说,这个地方是深圳, 华强以北中国最大的电子市场华强,北部有许多白手起家致富的传说,景浩也在这里找到了发财的机会。
他赌上了所有的财产,从朋友那里买了一批旧手机,盘算着靠着翻新机的本事大赚一笔。
有这么物美价廉吗?
注意上面的场景。
景浩伸手扯下盖在这堆旧手机上的亚麻布,这看起来像是他人生新篇章的前奏。
扬起的灰尘在黑暗中发光。
,堆砌整齐的箱子,就像一座金山。但景浩站在画面一角,被衬得很小。果然,金山难啃,没过多久国家打压翻新机山寨机的重拳出击,他的美梦瞬间扑空。
与此同时,和他一样扑空,走向倒闭的还有华强北的一票档口。
文牧野的以小见大就在这,用小人物的浮沉,去侧写时代气候的瞬息万变。
看到这你也会懂,片中人物的灰度和草根性,就脱胎于这重冰冷的现实。
怎样具体去形容他镜头下的这些人呢?
在他早期拍的短片《安魂曲》里,曾有过这样一个镜头——
一面旧墙壁上迸出无数似伤口的墙灰,主人公落寞的背影,蹒跚地走着。
他的人物就宛如这样一堵斑驳的旧墙,坚硬但也易损,总是在对抗一种带有时代性的气候。
说回《奇迹》里的景浩。
既是草根,必然顽强,还得懂变通。
翻新机干不了也不代表那堆旧手机不值钱了,他可以拆零部件给大手机公司做回收产业链。
于是他找到一桩买卖:
只要良品率达到85%以上
四个月能赚八十万
但搞快钱,就意味着走险棋。
如果良品率达不到要求,他又会再次扑空,投入的时间人力成本全得赔进去,欠下一屁股债。
但为了救妹妹,他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做。
发现没?
底层的赌徒心态,底色是绝境求生。
可是这座金山,一人啃不动,如果找来愚公们一起移山。
奇迹是否会发生?
景浩开小工厂的创业故事,就此拉开序幕。
《药神》的前半段,其实也是创业故事,徐峥饰演的主角也同样为钱才开始走私药品。
影片再随着主人公创业而组成的搞钱小分队,带出亮眼的群像戏。
这一点从《药神》到《奇迹》,是文牧野影片一贯的优点——
从主角到配角,不仅全员演技在线,他们背后的故事也逐步丰满了整部电影的现实基调。
来,瞅瞅景浩收揽来的“创业合伙人”,那叫一个多姿多彩。
景浩紧张得手不停纠裤腿的细节很到位了
除了他的老朋友,热心和事佬般的养老院护工梁叔,其他的全是人才市场里“死活找不着活的人”。
一个是有听障的单亲妈妈(齐溪 饰),之前因为工作的环境恶劣,导致听力损伤。
她的故事,折射出在黑心工厂的欺压下,劳工安全难保障,出了问题申诉难的困境。
坐牢出狱后找不到工作的大叔(公磊 饰),他的背后是有前科史的劳工再就业面临的职场歧视。
还有一个嫉恶如仇的残疾老兵(巩金国 饰),就算腿脚不便,看到欺负人的事他推着轮椅也要第一个冲上前去打抱不平。
精力尚存的老人,想要给百无聊赖的养老院生活添点滋味。
而最有文牧野标签属性的,还得是这个5块钱能活一天的网吧大神(许君聪 饰)。
文牧野之前在采访中提过《药神》里章宇扮演的黄毛是他自己的影子角色。
《奇迹》里这个网吧大神,也是个略带杀马特气息的黄毛,中二又real耿直。
他代表的是深圳底层的躺平派“三和大神”,跟景浩闹掰过,又因情谊重新回归队伍一起干。
这个人物看似中二,但其实也稍稍触及了三和大神似浮萍般无根的孤独,所以在难得被需要的时候他会选择挺身而出。
喊本名人家不搭理,得喊他“追风少年”
这里再提一个不属于景浩的创业小队,但只要出现就会出彩的人物——
章宇饰演的保洁队队长马越。
为了支撑开厂的支出,景浩白天去做高楼保洁,这份危险的工作是他唯一能挣够钱养厂子的活。
马越每次开口都是骂骂咧咧,但寥寥几句带出了他曾背负的工队人命故事。
在得知景浩手指受伤,他毫不犹豫就把他赶出队伍,却在结算工钱时不忘给他多塞点。
这个人物,凶狠决绝是生活所迫,但心底还是柔情不改。
导演在拍片时就好比一只鼹鼠,向下挖,聚焦底层草根的生活,再挖出很多小道,呈现出面貌多样的底层。
关键是,这些小道共通且联结的。
《奇迹》里这套成功学,区别于有志者事竟成那种个体实现式的成功。
它最终想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守望。
是“穷帮穷”的齐心协力。
不过换句话说,他们其实更像“一根绳上的蚂蚱”,存活不易,但栓紧彼此,也许就能一起活下去。
从构图上也能看到文牧野有意这样去呈现他们的关系——
一旦组队成功,这帮人就经常一字排开地出现。《药神》里是这样,《奇迹》也是。
他们这种共存亡式的情感,很像家人有没有?
影片后段,因为交不起租金,景浩的小厂不仅发不出工资,连根据地也没了。但员工依旧选择跟他跟到底,把活带回家继续干。
肉叔留意到一个细节,当他们搭上离开的大篷车,包裹车棚的布是绿色的,似乎再说:
因为有了这群无血缘关系的家人,所以似乎去哪儿都是“绿州”。
很美好,但好像有点过分美好?
《奇迹》豆瓣开分7.4,观众的不满大多就在这。
前面优点说了这么多,说点小遗憾吧。
一是作为献礼片,它的确看起来像完成一篇命题作业,故事工整得没有超出预料的地方。
二是前面肉叔说到的类型片包裹人文关怀,到影片后段逐渐让位于包裹主旋律。
而这点让影片出现了割裂感——
前段是起念于冰冷的现实生活,但后段却终结于温暖的童话世界。
不过尽管在现有的框架内,文牧野还是尽可能地继续他一以贯之的表达——
关于人的归宿。
人该如何安放自己?
这种想要“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渴望,化成他影片里常出现的意象,烟雾。
《安魂曲》中是田野上秸秆在燃烧。
《药神》里是程勇在印度看到各种神明在烟雾中走过。
这些场景并没有叙事的作用,但它们暗示着人物的状态。
《安魂曲》里主人公挣扎着要不要将亡妻的尸体售卖给人作冥婚;《药神》里主人公带着不安再次前往印度走私药,而他的老友吕受益的命还不知能否救回。
而《奇迹》里的烟雾有两种。
一种很小,是景浩的电焊笔发出的烟,是希望。
另一种很大,是笼罩在他生活的城中村上空的大片云雾,是阴霾。
景浩这个修手机的草根,能否用他那只小小的电焊笔,撼动他头顶那片阴霾。
按照常规路数的成功学,大概会在景浩带领奇迹小队致富后结束,他的归宿便是创业成功的有为青年。(最终PPT式结尾就是这样。)
但。
《奇迹》里,在那场所有人被幸福气息笼罩的婚礼戏上,梁叔突然问了景浩一句话:
你自己,你自己想干什么?
周边吵闹的声音瞬间熄灭,景浩呆滞了好几秒,才轻声说:
我......回去把大学读完吧。
在这一刻,影片突然冷不丁给了观众当头一棒。
前大半段主人公拼命奔波了那么久,但他“追求成功”的起始点是被迫的,外驱的,他是因为“必须”才去搏这把创业。
景浩愣住的那几秒,是感慨:
如果不是被生活推着走,那自己真正想做什么?
(补一嘴,不管你是否认可四字的演技,但这个角色估计很难找到比他更适合的演员了。那种未褪去少年稚气,早熟的隐忍,一贯的犟气全都糅在一起,让这个人物立得够稳。)
肉叔留意到景浩经常有个小动作——
向上看。
这也跟影片开头景浩的出场成为对比,他的出场是接连两次向下走,起床从上铺走下去,从楼上走到楼下去。
又一个细节,
景浩常年修手机而略显佝偻的身子
虽然眼里有点茫然,但这个向上看的少年,他的创业之路暗喻了“无用之人”的可能性。
影片反复拍他修手机,捯饬这些零件,为啥?
因为“修”手机这个动作,还意味着修复这群社会边缘人的生活。
景浩创立的“好景电子元件厂”,是把废旧手机回收再利用,也就是变废为宝。
而这群在大众眼里几乎没有出头可能的“废人”,也在这个过程中“变废为宝”。
现实生活中的“景浩们”有多少个能逆袭实现“好景”?
是否只要努力真的能创造奇迹?
这部电影没办法给一个足够信服的答案。
良药也好,鸡汤也罢。
在这个人心急需慰藉的寒冬,它选择了呈现奇迹有发生的可能性。
这也是文牧野作品一以贯之的命题——
不要忽略草根身上那股的蛮力。
人类无法决定奇迹一定会发生,但不试试,就一定不会发生。
是吧?
自信拿出来啊老铁
本日打工人:巴斯特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