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档上映了八部新片,整体质量是近十年来最高的,但大盘却遇冷
去年票房从初一到初三分别为16.92亿、13.79亿、14.72亿;
今年票房从初一到初三分别为14.52亿、10.48亿和9.8亿;
在这种断崖式下跌,的背后是公众的“三大怨”
因为疫情反复,很多地区的电影院都关门了;
第二,电影票价格飙升。9.9元看一场电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大年初一预售均价已达57.8元,比过去几年贵了50%。一家人看电影都要犹豫。
第三个抱怨是编排混乱,一些优秀的影片得不到好的编排,其中张艺谋《狙击手》是最大的受害者。
103010 豆瓣7.7分,是春节档口碑最好的一个。然而却遭遇了“阴间拍片”。
皮大年初一买了一张《狙击手》的票,等了两个小时,被影院告知《狙击手》的演出因设备原因临时取消。然后我查了一下,惊讶的发现我所在的城市要么没有《狙击手》预定,要么时间定在晚上23点以后甚至凌晨。
另一方面,网上对《狙击手》《阴间排片》的抱怨太多,忙着冬奥会开幕式的张艺谋,不得不放低姿态,要求院线多排几部。
《阴间拍片》让《狙击手》上座率垫底,随后院线继续根据上座率减少拍片数量。这种恶性循环一直持续到第三天。即使《狙击手》的网上口碑爆棚,即使无数人为其喊冤,依然无法扭转颓势。
张艺谋曾经是票房保证。2000年他的《狙击手》卖了2.5亿,占当年全年票房的四分之一。现在没有人能打破这个记录。
现在,20年过去了,但张艺谋正在死去?
皮哥看完片子找到了答案。
一、张艺谋这部狙击电影,“狙击”的是国产电影的顽疾
简单来说,《英雄》是张艺谋,对国产电影弊病的一次大胆尝试。
这一切都始于20年前。
2000年,张艺谋拍摄了《狙击手》,开启了国产大片的时代。
之后的国产大片几乎都遵循《英雄》的套路:堆明星,搞营销,人海战术,虚假故事,票房有多高,口碑就有多差。
这种情况在《英雄》年达到了极致,以至于连贾樟柯都感叹,崇尚黄金的年代谁还需要好人!
张艺谋意识到了这一点,然后他拍摄了《满城尽带黄金甲》 《千里走单骑》 《山楂树之恋》 《金陵十三钗》等。并尽力拍照,用小人物的故事反映大时代。
然而,其他国产电影也感染了这种“大片病”,这些年的主旋律电影都是“高大尚”和“广郑伟”。
这样的片子很容易收割票房,高票房使得这种趋势积重难返,等待它们的一定是万丈深渊。张艺谋当初打开了那个潘多拉盒子,现在他要自己亲自关上。
于是这些年他接连拍摄了《一秒钟》《坚如磐石》《悬崖之上》这样的“类型小片”,当然也包括这次的《狙击手》。
《狙击手》是张艺谋从影40年来拍摄的第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战争片,如果是20年前的他来拍,一定会搞大场面和堆明星。
可这次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宏大的命题里撷取了最微小的故事,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来展现抗美援朝的伟大。
二、张艺谋拍《狙击手》,用了4招,治好了国产电影的“病”
抗美援朝中涌现的英雄事迹那么多,《狙击手》拍摄的背景是知名度很低的“冷枪冷炮”运动,这个运动位于整个战争的后期,特点就是高密度低强度,缺少名场面,可这和电影的特点却相契合。
《狙击手》讲述的就是发生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山坡上的一场局部战斗:一个场景、两波人,一个朝鲜小孩,几把枪来回对射。
这种极简主义下,反而更能激发出电影的艺术创作和情感的真实表达,张艺谋和女儿首次合作玩出了花儿。
纵观整部电影,张艺谋总共运用了4大妙招。
第一招,借鉴SKETCH结构。
所谓SKETCH,就是素描喜剧。
相比传统小品,它的故事背景和人物更加简单,迅速进入剧情,针对一个笑点反复强化叠加,以产生强烈的笑果。
去年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让SKETCH发扬光大,张艺谋就是这个节目的粉丝,他说自己在节目还没大火时就关注这个节目了。
印象中张艺谋不是个喜剧爱好者,他关注这个节目很大可能就是SKETCH这种形式吸引了他。
在《狙击手》中,张艺谋不仅是导演也是编剧,他就采用了这种SKETCH的创作方式。
单一的场景,简单铺垫后迅速进入双方对射的回合制游戏,然后针对对射这一个点不断强化,制造出一番、两番、三番甚至是四番的效果。
同样是对射,我们看到了战术的迭代与升级,从假装挖战壕,到雪地里翻滚对射,再到交换班长,以及最后的用勺子勾火,声东击西完成致命一击。
SKETCH的应用使得重复的叙事不再让观众厌倦,反而大大增加了观众的期待感。
第二招,麦格芬手法。
SKETCH毕竟只适合短剧,无法撑起一部电影的长度,于是张艺谋又采用了麦格芬手法。
麦格芬手法是希区柯克发明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代表“悬念”的人和物体,它在全片中可能都没怎么出现过,但就是牵动着观众走到最后。
《狙击手》中的麦格芬就是那个传递情报的亮亮。
他在全片中几乎都是躺着的,戏份不多,但因为身上有情报,一下子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
他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拉扯着剧情:
无论是身上藏着情报的伤口,还是用针管给自己注入空气,亦或是那份血书,都让平淡的剧情一下子变得陡峭,滋生出茂密与繁盛,最终他在狭窄的空间里完成了情报的传递。
片尾谜底揭开时,观众竟然有了一种看谍战片的快感。
第三招,巧借“一头牛”。
在数学里有个经典的“分牛困境”:
农民把17头牛分给3个儿子,大儿子得一半,二儿子得三分之一,三儿子得九分之一,不能杀牛,只能整头分。
乍一看,这个题目无解,可是只要“借1只牛”,就很容易算出大儿子分9只牛,二儿子分6只牛,三儿子分2头牛。
三人分完17只牛,那头借来的牛也可以物归原主。
在拍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时也会面临“分牛困境”——
这场战争参与者有中、美、朝鲜、韩等多国,如果全都交代,容易造成混乱,所以过去的抗美援朝电影都会自动忽略朝鲜人,将战争简化成中美直接的强强对话。
可是《狙击手》却巧妙地借了一头牛,这头牛就是影片中那个朝鲜小孩儿。
观看影片我们就会发现,中美双方剑拔弩张,朝鲜小孩儿却自由地穿梭于战场中,明明憨憨傻傻,却愣是活到了最后,而且还毫发无伤,这不就是那头借了又物归原主的牛吗?
可是因为他的存在,一摊死水的局面被搅活了,他像一个催化剂一样,让双方的较量不是隔岸观火而是声临其境,而他本身具有符号意义,代表了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
这头牛,借的真妙!
第四招,削去棱角。
张艺谋这片儿就是要歌颂不被历史铭记的平凡英雄,为了强化这个主题,他甚至“自废武功”,削去了影片所有的棱角,让我们再也看不到那个熟悉的张艺谋。
片名上,他直接把《最冷的枪》改成最为通俗的《狙击手》;
演员上,除了章宇和张译,他使用的几乎都是“素人”式演员;
场景上,他将所有的故事尽量浓缩到单一的场景里;
画风上,也抛弃了自己擅长的色彩美感,追求极度写实,士兵中弹的场景让许多人看着揪心。
叙事上,他也故意做了“退化”,大量引用了主角的旁白,这在电影拍摄中本该是大忌。
甚至在电影宣传上,本片都低调至极,在春节档上映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有这部电影的存在。
张艺谋像个笨拙的新人一般,拍了一部没有特色的电影,然而没有特色恰恰就是本片最大的特色,因为它讴歌的就是那群“没有特色”的人,就像影片旁白说的那样:“我的战友都牺牲在那个无名的山坡上,只留下了一个个普通的名字。”
影片结尾,五班在激战后只剩大永一人,他痛哭流涕,这时候张译饰演的连长告诉他,五班还在,希望还在。
他开始点名:“刘心武、米老二、胖墩、孙喜,小徐…”
他念出这些死去的战士的名字,很快新的战士纷纷回应道:“到!”“到!”“到!”
这是影片最大的泪点,也告诉我们,真正的狙击手不只是报纸上记载的个别的名字,我们的志愿军里人人都是英勇的狙击手,即使历史已经把他们遗忘,但是有人会记得他们曾经来过。
当然张艺谋也为自己的勇气付出了代价,《狙击手》因为芝麻上雕花而很难被看见,因疯狂做减法而在春节档遇冷。
但反过来,它也像一颗冰冷的子弹一般,给票价浮夸、宣传浮夸、电影品质浮夸的春节档来了一次狙击。
这不是螳臂当车,而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春节档大盘遇冷,随着张艺谋的主动求变,我们应该能缠绕在中国电影身上多年的“大片病”应该会有所缓解了。
不过,酒香不怕巷子深,在如今口碑为王的当下,我们相信,《狙击手》定会在春节假期后,完成翻拍逆袭,借用观众的一句话:张艺谋,别着急,我们还有时间!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