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钦,转载自翻译技术教育与研究公众号
中国电影对外译介的现状与思考
Chinese Film Translation and Overseas Promotion: Current Status & Solutions
关键词:中国电影、电影译制、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市场、文化传播、译员培养
截止2021年11月29日,电影《长津湖》上映60天,累计票房57.22亿元,登顶中国电影票房冠军,位居2021年全球票房榜榜首。在疫情肆虐全球的当下,中国电影单片票房能够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让很多中国电影人欢欣鼓舞,也让国外同行无比羡慕。自加入WTO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无论票房增长速度,还是银幕增长速度,都创造了世界奇迹,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电影市场。国家电影局提出,到2035年,中国电影将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
但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目前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市场占有率仍然很低。2019年中国全国票房641亿元人民币,约合100亿美金,而迪士尼公司2019年全球票房为132亿美金。14亿中国人举全国之力,获得的年度票房仅为迪士尼一家公司年度票房的76%。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中国电影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当前国际语境环境下,加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尤为重要。电影这一视听综合艺术是最为快捷的媒介,但中国电影的对外译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国际推广和发行,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中国电影对外译介的现状
Current Status of Chinese Film Translation and Overseas Promotion
目前,国外影片的中文译制水准明显好于中国影片的对外译制,也出现了很多译制精品。原因在于:国外影片的进口目前只有中国电影集团进出口公司进口,归口单一,便于监管;进口影片的中文译制队伍相对比较稳定;国家对进口影片有完善的审查制度,从而保证了进口影片的译制品质。
就中国影片的对外译制而言,中影、上影、长影、内影等传统译制单位,有多年的对外译制历史,积累了丰富的译制经验,保持了当年对译制作品精益求精的传统,其对外译制作品水准明显好于其它公司。比如中影也制订了自己的对外译制规范,但在国家层面上,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也没有相应的监管政策;全国数十万家影视公司,大多数制片公司不重视译制,也不懂译制; 大多数译员不懂电影;多数后期制作人员不懂外语。译员和后期公司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译制环节缺少既懂电影,又懂外语,了解国际电影节和电影市场、具有跨文化背景的译制监制,因此中国电影的对外译制水平参差不齐,整体品质堪忧。
电影翻译——从创意到发行,贯穿始终
Translation in Film Industry-From Creation to Distribution
大多数人认为电影翻译只是对白字幕的翻译(内容翻译)(content translation),国内对于电影翻译的研究也仅局限于对白字幕翻译的研究,原因在于:很多电影翻译的研究者很难有机会参与整个影片的创作、制作、宣传和发行工作,大家所看到的都是已经完成的电影成片;国内研究电影翻译的学者和专家大多关注国外影片的中文翻译,很少有人关注中国影片的对外翻译,愿意在于他们很难看到译制好的中国电影。
作为在一线的电影工作者,我认为:电影翻译绝不仅仅是对白字幕的翻译。如果一部国际团队合作或者国际合拍(co-production),面向全球发行的影片,翻译则需要从创意(concept development)开始,贯穿电影剧本创作(scriptwriting)、融资(financing)、制作(production)、宣传(publicity)到发行(distribution)的全过程。
01 电影工业流程中的翻译
Translation in Film Industry
02 电影成片的翻译
Translation in a Finished Film
电影成片的翻译包括从片名(title)、片头字幕(opening credit)、对白字幕(dialogue subtitle)、片尾字幕(ending credit)四大版块的所有翻译。每一个版块翻译的特点和要求各不相同。
电影翻译,除了遵循翻译信、雅、达的基本原则之外,还需遵循电影行业规范和电影艺术特点本身的要求。
电影翻译需要译者了解电影制作、宣发领域的知识,如果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在翻译电影翻译时就会出现各种低级错误。特别是影片片头、片尾的翻译时,切不可望文生义,仅凭字面意思去翻译。了解电影制作流程对于译者提升翻译的专业性和准确性起着重要作用。译者要知道具体的工种的含义。
1)片名的翻译(Title Translation)
影片片名翻译要体现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片名的翻译通常会采用直译、意译、加减字的译法。同时针对不同目标观众,应采取不同的译名。在制作阶段,要注意选用符合影片气质的外文字体。
以上影片的片名采取意译的方式,在国际传播中就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2017年,在中国大卖的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大陆译名)的片名翻译就体现了外宣本地化的高效作用,电影的原名为DANGAL,大陆版片名为《摔跤吧爸爸》,台湾版片名为《我和我的冠軍女兒》,香港版片名为《打死不離三父女》。
这个本地化十分成功的印度影片从反面印证了有区别的本地化翻译在电影外宣中的重要性,所以在影片创作之初,制片方就要对影片外文片名做仔细推敲,选择最能表现影片主旨和内容特点,国外观众易于接受的外文片名,而不是望文生义,凭片名中文字面意思去翻译。中国电影中不乏如《金陵十三钗》(英文片名:FLOWERS OF WAR)、《一点就到家》(英文片名:COFFEE OR TEA),《夺冠》(英文片名:LEAP)、《情比山高》(英文片名:ROAD TOTHE SKY)这样的外文片名翻译典范,但《金刚川》(英文片名:SACRIFICE)、《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片名:RED CHINA)英文片名的翻译就稍显逊色,特别是RED CHINA这样的片名,在西方国家,会让很多人对影片敬而远之。中国电影走出去,针对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和欣赏口味,也应该借鉴印度影片DANGAL在大中华区发行时采取不同片名的译法,做有区别的处理。
2)片头字幕翻译(Opening Credit Translation)
片头字幕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中国电影中片头的出品人,在欧美电影工业体系里没有这个职务,如何翻译是一件很头疼的问题。译者在翻译时经常出错,翻译成producer, 或produced by, 和制片人混为一谈,容易引起混淆,也降低了出品人的身份。出品人是影片投资方的法人代表,这一职务要高于制片人。出品一般翻译成present,我们可以借用这一表达,将出品人翻译为presented by。presented by后面是公司,那就说明是这家公司出品的,如果后面是人名,那就说明是这个人担任法人的公司出品的作品,他(她)就是这个片子的出品人;监制是影片品质的把关者,有时候也是制片人和导演之间的沟通者、协调者,监制的身份高于制片人和导演,监制的翻译是executive producer,而不是从字面上去理解,翻译成supervisor。美术指导是整部影片美术风格(包括服装、道具、化妆)的设计者,其英文翻译是production designer, 而不是从字面上理解的art director。
在处理片头字幕翻译时,译者还要知道一些约定俗成的翻译表达,比如“张艺谋导演作品的翻译是A Zhang Yimou Film,而不是Zhang Yimou’s Directing Works,但这样的翻译经常出现。
“出品”出现在不同位置,它的英文翻译会有不同
3)片尾字幕翻译(Ending Credit Translation)
片尾字幕通常包括演员表、职员表、制作公司、宣发公司、支持单位、联合制作单位、鸣谢等。译者同样需要了解每一个工种的具体含义后才可准确翻译,切不可望文生义,仅凭字面意思去翻译。
在片尾字幕中经常将“现场制片”译为“on-site producer”,或者将“生活制片”译为“life producer”。事实上,生活制片主要负责剧组的吃住,所以要翻译成production manager-catering & accommodation,现场制片主要是负责现场的拍摄协调和服务事项,因此,正确的翻译是“on-site production manager”。比如“外联制片”,不能从字面上去翻译,而应该了解外联制片的工作内容,因为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寻找场景,而场景的英文是location,所以外联制片要翻译成location manager。而外联制片、现场制片、生活制片都属于制片部门,制片部门的负责人为制片主任。他们都归制片主任管理,制片主任的翻译为production manager。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外联制片、现场制片和生活制片的翻译后面都是manager而不是producer了。Producer是制片人,是整个项目的管理者。“制片人”和“制片”只有一字之差,但其身份和工作内容有很大的区别,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场记在现场的工作是记录每一场戏的机位、场景、道具摆放位置、演员走位、服装,保证拍摄的连续性,避免穿帮,或不接戏,所以场记的翻译是continuity girl (boy),而不是凭字面理解翻译为scenere cording。演员有男有女,如果把演员翻译成actor,则不包括女演员,而把演员翻译成actress,则将男演员排除在外了,所以演员应该翻译为Cast,包括所有演员,这样大家也就能明白为什么把演员副导演(或者选角导演)翻译为casting director了。
而外联制片不能从字面上去翻译,而应该了解外联制片的工作内容,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寻找场景(location),理解了外联制片的工作内容,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外联制片要翻译成locationmanager了。同样的道理,生活制片主要负责剧组的吃住,所以要翻译成production manager-catering & accommodation。现场制片的翻译是on-siteproduction manager。请注意,生活制片,现场制片、外联制片的最后一个单词都是manager。其实,以上三个职务的全称是“生活制片主任”,”现场制片主任”、“外联制片主任”,他们都归制片主任“production manager”管。在剧组,大家都把制片主任叫“主任”,为了避免称呼上的混乱,所以称呼其他三位时就只称呼他们的工作内容,而省去了“主任”二字。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的英文翻译后面都是同一个单词manager了。
在上字幕时,国家要求外籍演员要标明国籍,特别要注意的是港澳台演员要标注为: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
电影片尾字幕的错误纠正
片头、片尾字幕中的术语翻译需要特别注意,应做到准确性、一致性和标准化。翻译完成后,在审稿时这些要作为重点去检查。而这些术语,经过培训,一次记忆,可以长久使用,一劳永逸。
4)对白字幕译制(Dialogue Translation)
剑桥大学资深电影翻译专家DavidJames Bell在某平台题为“英语字幕对华语片国际化的决定性作用”的直播中提到:外文字幕的作用是为了让国外观众理解你的影片。如果字幕没有能够准确表达原文意思,兼之字幕的不规范,影响了国外观众对影片的理解,没有达到影片的娱乐效果(entertainment purpose),那这个字幕翻译就是一个失败的翻译”(当然影片的效果不只是是娱乐效果)。
参加国际电影节,做国际推广或者国际发行的中国影片,大部分是字幕版,配音版很少。即使是配音版,也同样得有字幕,国际电影节评委或者国外观众对中国影片的认知基本上是从字幕开始的,影片译制字幕的品质直接影响国际电影节评委、国际发行商及国外观众对中国影片的认知和理解,而许多中国同行并未意识到规范的外文字幕的意义。
翻译对白字幕时,要充分理解人物角色的身份、地位、职业、语言习惯,对话场景,选用合适的词汇、修辞和语言风格。一位40岁的中年男子在称呼其父亲时,绝对不可以用“daddy”,但在中国影片的对外译制中经常出现。一位外交官的语言风格和一位摆地摊的人的语言风格一定有很大的区别,在翻译二者的对白时,应该注意选用得当的词汇。同时要尊重目标观众的语言习惯和文化差异,用他们能理解和听得懂的译文表达,不得直白翻译。
鉴于字幕条字数的限制,像can not, does not, I would like to等,最好用其缩写can"t. doesn"t, I"dlike to,以减少字幕条的长度。
翻译对白字幕时,需要反复看片子。只有对着画面看完影片后,有些可能引起歧义的、模棱两可的台词才能找到明确的指向和表达。
在制作层面,每一帧电影画面在观众面前停留的时间有限,如果字幕太长,会影响观众阅读字幕的难度,分散观众对影片画面的注意力,从而影响观影效果。因此对白字幕不能太长,建议一个字幕条的字数不要超过40个字符;
中国电影行业规范要求:中文不能有标点符号,而英文必须要有完整的标点符号。所以除了准确的翻译外,字幕条的断行、断句处理要得当。一个在完整的句子拆分成若干个字幕条时,要特别注意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的大小写、末尾的标点符号。好多影片外文字幕要么和中文一样,全部没有标点符号,要么第一个单词全是首字母大写,这很容易造成观众阅读字幕条的困难。字幕条的拆分一定要由有经验、懂电影、懂外语的人员去完成;另外,在字幕制作时要选用简洁明快、便于识辨的外文字体。
03 宣传与推广中的翻译
Translation in Promotion& Publicity
全球有10000多个电影节,60%在美国。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FIAPF)(Fedération International desAssociations de Producteurs de Films)把电影节分为四类,即A、B、C、D类,电影节具体分类方式是:
A类:竞赛型非专门类电影节。(电影节以竞赛为主,但没有具体的主题)
B类:竞赛型专门类电影节。(电影节以竞赛为主,有具体的主题)
C类:非竞赛型电影节。(不以竞赛为主,以电影展映为主)
D类:纪录片与短片电影节。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A类电影节有15个,包括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代表了电影节的最高水准。此外,还有许多独立电影节和单项电影节,比如奥斯卡金像奖、巴黎纪录片电影节等。每个电影节都有它的特点及参赛规则要求。
全球有多个国际电影市场,包括香港电影市场(Filmart),其中美国电影市场(AFM)是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这些电影市场是电影版权交易很好的平台。
中国电影要想真正“走出去”,国际电影节和国际电影市场是非常重要的平台。通过电影节的参展、参赛,国际电影市场的版权交易可以让更多的中国影片走向世界。
中国电影要参加国际电影节和电影市场,需要深入了解每个电影节和电影市场的特点和竞赛规律。比如关于女性拼搏奋斗的励志影片就不适合申报开罗国际电影节,因为阿拉伯世界不太认可女性抛头露面的故事。许多A类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要求影片在该电影节上必须是世界首映(world premiere),而不是国际首映(international Premiere)。奥斯卡不接受个人申报,必须是某个国家的电影主管当局,从当年的国产影片中选出一部,代表这个国家去参赛。作为电影节申报者,对这些竞赛规则、素材要求做深入了解。在如此众多的电影节中,如何找到适合自己影片的电影节,电影推广者需要了解国际电影节的整体情况,或者聘请电影节专家为自己的国际推广做周密策划,做全球布局,同时制作符合要求的物料。这些物料通常包括:
• 配有中外文字幕的影片成片(有些要求需要外文配音dubbing)
• 配有中外文字幕或配音的宣传片(trailer)
• 影片基本信息外文介绍(影片中外文片名、影片类型、时长、语言、制作年份、制片人、导演、编剧、主演、拍摄地、画幅比、出品公司等)(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film)
• 影片外文故事梗概(synopsis)
• 外文宣传单页(flyer)
• 外文观影手册(brochure)
• 导演外文介绍(introduction of the director)
• 外文导演阐述(statement of the director)
• 外文美术阐述(statement of the production design)
• 外文音乐阐述(statement of the music)
• 外文摄影阐述(statement of the cinematography)
• 中外文海报(poster)
• 剧照(still)若干
以上物料几乎都需要进行专业、规范的翻译。
(张艺谋导演代表中国电影参加奥斯卡的作品共有7部:《菊豆》(1991)、《大红灯笼高高挂》(1992)、《英雄》(2003)、《十面埋伏》(2005)、《满城尽带黄金甲》(20007)、《金陵十三钗》(2012)、《悬崖之上》(2021))
除了精准的翻译外,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以上物料中片名的中文和外文的字号大小比例要得当,外文字体、署名排序规则、表达要符合规范。
(以上影片《红星照耀中国》片名的中文和英文字号不合比例,《一秒钟》英文片名全部小写,《悬崖之上》的英文片名几乎看不见)
关于影片对外海报,建议保留中文片名,同时加载合适的外文片名,因为汉字或者书法体中文片名,对国外观众很有吸引力。
无论影片中,还是海报上,中外文的片名排序,最好是中文在上,外文在下。此外,在国内使用的海报,其外文名称字号最好不要大于中文片名的字号,以显示作品对本国文化的尊重。
(以上两部影片在国内上映时的海报中英文片名位于中文片名之上,英文片名明显大于中文片名,是一种对本土文化的不尊重)
天下文字,不同字体代表不同气质和寓意。所以在译制阶段和准备宣传物料时,也需要特别注意外文字体的选择。影片片名字体,必须要和影片的气质相符,切忌用中文字体去做外文字幕和宣传品上的外文,不然会让国外观众产生陌生感、距离感、抗拒感。
(电影《我不是药神》片尾字幕中的印度职员信息为中文宋体字,在2018年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放映时引起很多的争议)
如果外文片名翻译为如英文、法语等拉丁语,建议片名单词所有字母全部大写
04电影译制的监管
Administration of Film Translation
为了提高中国影片对外译制水平,建议国家尽早出台有关规范,制订国家标准,并对参加国际电影节和做海外发行的影片,在技审环节审查影片外文字幕的规范和品质;在译制环节,建议聘请既懂电影,又懂外语,了解电影节和电影市场,具有跨文化背景的译制监制,把控整个译制环节;
05电影翻译译员的要求及培养
Qualification & Training of Film Translation Talent
电影翻译属于专业翻译,并且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译者除了要有扎实的外文翻译功底与母语功底以外,还要熟悉电影制作、宣传和发行的整个流程、了解国际电影节和电影市场、掌握电影翻译的基本规律、掌握电影翻译的专业术语和专业词汇,并同时具备跨文化背景基础。
因此,仅凭高校教育是培养不出电影翻译人才的。一名真正的电影翻译人才需要高校、制片公司和发行公司联合培养。
作者介绍:
何钦,北京真之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陕西平衡点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电影制片人、监制、电影译制监制,国际电影节专家,国际电影节选片人、评委,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北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宝鸡文理学院等多所高校翻译硕士特聘导师。有超过30年的多个专业的翻译经验,20年国际版权交易经验,10年国际合拍制片经验和国际推广经验。有关中国电影的对外译制和国际推广,可添加微信号atruefilm,或关注何钦先生微信公众号“看花公”,与何老师直接联系、沟通。
注:本文以中国影片译制为英文为例,所有举例的外文翻译均为英文。
本文精简版2021年11月29日发表在《中国报道》特约通信中
文章链接:http://www.chinareports.org.cn/tytxy/2021/1129/25117.html
本文转载自看花公公众号,已获作者授权, 如需引用请以原文为准
…………………………………………………………………………………………………………
往期精彩回顾
直播预告 | 人工智能时代影视翻译与国际传播云端专题研讨会
不可思议的生命之旅:《我们为什么长这样》
行业洞察 | 字幕行业“危在旦夕”?它……会消失吗?
实践答疑 | 区块链对语言服务行业会带来什么影响?
如需更深入学习,可关注微信公众号“翻译技术教育与研究”“语言服务行业”,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