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该往何处去

采编:hyt15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发布时间:2022-04-06 11:54:25 

文/石若萧

上映半个多月《新蝙蝠侠》的豆瓣评分固定在了7.6,光看口碑,也算得上今年以来国内最成功的进口片了。

但从国内市场角度上来考量,它并没能完成大家翘首期盼的“救市”任务,截至目前才勉强破亿,业内人士的信心也随着大盘一起跌到了冰点。不过在全球市场上,它的表现还算不错,总票房已经接近7亿美元。虽然称不上大爆,但应该也勉强可以回本。

《新蝙蝠侠》

不过仅从内容角度出发,这部电影其实并无多少新意。回首过去,从初次登场至今,“蝙蝠侠”已经有了近一百年的历史。即便去掉电视剧、动画片和游戏不谈,光算电影也经过了半个世纪,算得上是“超级英雄”这一类型系列的鼻祖。可相比近年来在全球市场开疆拓土、大出风头的漫威,DC显然要局促得多,不光旗下各个“超级英雄”的人设也在不断推翻重建,就连同一部电影都能剪出数个版本。到底是商业战略出了偏差,还是创作者水平不够?抑或是角色本身出了问题?

精致但普通

《新蝙蝠侠》的英文译名是The Batman,简简单单一个定冠词+名词的格式,一如前些年的《海王》(Aquaman)和《小丑》(Joker)。

这样的片名取法看似简单,实则麻烦,因为意味着这部电影的主要任务乃是要确立一个角色的人格。但蝙蝠侠同海王和小丑明显不同:对DC而言,后两者在2018、2019年之前从未以绝对主角的形式在大银幕上出现过,相当于从0到1;而蝙蝠侠早就拍过好多回了,顺序反过来,乃是从3或2再到1,涉及推翻重建的工作,要复杂得多。

《海王》

改编不是乱编,作为一个多年传承的上古IP,可以微调,但不能胡来,再怎么改也得符合基本的角色基因。为解决此问题,《新蝙蝠侠》选择了最保守,堪称返璞归真的路子:用上世纪美式侦探片的剧作格式来进行叙事,可谓回归了老本行——DC(Detective Comics)最早就凭借侦探漫画起家,受达希尔·哈米特和雷蒙德·钱德勒等硬汉派侦探小说作家影响颇深。

于是影片剧情就围绕着反派谜语人的一个个谜题来推进,而蝙蝠侠的主要任务就负责解谜,关键时刻再炫耀一把武力。不过除了着装异常之外,这部影片中蝙蝠侠的武打水平和普通人也差不了太远,高精尖武器也几乎没怎么用,整体来看约等于一个练过两下格斗的私家侦探水准。

尽管镜头、画面和配乐营造出的气氛十足精致到位,可单就侦探片的关键——解谜来说,也实在过于简单了。为防止剧透,此处仅举一例:长翅膀的老鼠是什么?这个问题,主角及其搭档愣是没猜出来,给的答案是鸽子和企鹅。可即便是但凡看过两本动物百科全书的6岁小孩,都能一秒钟猜出谜底是蝙蝠。即便超级英雄片不能太讲逻辑,这种谜题的水准也属实太低。

《新蝙蝠侠》

既然如此,观众便不能指望像看真正的侦探片那样获取“烧脑”快感,只能把注意力放在气氛上。气氛的营造主要来自两点:一是画面和镜头,这点影片倒是处理得不错,色调昏暗,一股油画质感,颇具上世纪《唐人街》《出租车司机》等黑色电影的格调;二是来源于剧情的深度。虽然影片对不公正的社会问题作出了一定反映,无奈受到前述低端谜题的影响,多少有些被拉了后腿。即便是对于社会问题的展现本身,也只能评价为浅尝辄止、乏善可陈。

影片对社会问题的解剖,也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展开:谜语人、法尔科内、企鹅人等反派角色的世界观,以及蝙蝠侠本人的心理症结。但相比DC史上的几个著名反派,如恐怖分子贝恩和《黑暗骑士》中纯粹邪恶的小丑,这些反派们的犯罪动机都有些低级:不是仇富,就是为了挣钱和夺权。而反派刻画得不够深入,也就同时意味着蝙蝠侠本人的世界观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考验。至于父亲到底是善还是恶?这种极其老套的弗洛伊德式拷问根本无法让如今的观众信服。于是影片主题升华不上去,只好又回到了浅薄的“爱和正义”的救世主俗套上。

《新蝙蝠侠》

精致的画面,搭配上平庸的剧情,再加上175分钟的惊人时长,整体下来影片给人的观感就好像在阅读一本雷蒙德·钱德勒的文笔混搭上哆啦A梦剧情的长篇地摊小说。

蝙蝠侠之困

在所有的美式超级英雄形象中,蝙蝠侠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缺乏超能力,武术和装备也都一般,并且时不时还要处于生命危险之中。但最关键的还是性格太拧巴,总是不能酣畅淋漓地制暴,非得先狠狠纠结一番,理顺了正义和邪恶、权力与制衡、个人与群体、私刑和公义之间的复杂关系才能作出决定。

这种人设的纠结,也体现在了电影风格的不断变化上。上世纪90年代,蒂姆·伯顿和乔尔·舒马赫两位导演打造的蝙蝠侠画风,说得好听点是“哥特风”,说得不好听,就是一种恶趣味cult片,直接把蝙蝠侠这一形象的格调拉进了历史谷底。

1992版《蝙蝠侠》

诺兰接手后,换了演员,又大刀阔斧地将影片风格和叙事改成了经典黑帮片的模式,并且融合进了哲学层面的探讨,才终于让蝙蝠侠系列重新焕发了生机。特别是系列第二部《黑暗骑士》,还重新确认了“小丑”这一形象的魅力,给DC注入了一股强大的黑暗力量,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后来斩获威尼斯金狮奖的《小丑》的出现。

但诺兰的成功终究难以复制,超级英雄片本质上是幻想题材,和现实主义风格天生就不搭,若非天才手段,很容易炮制出怪胎。后来接手DC宇宙的扎克·施奈德技术有余,毕竟天才不足,于是《正义黎明》《正义联盟》的表现都只能堪称平庸。不过相比拍电影,扎克·施奈德对社交网络的掌握似乎更胜一筹,正片上映几年后,在粉丝千呼万唤之下又推出了长达4个小时的导演剪辑版《正义联盟》,总算把锅甩了出去,给自己挽回了一些颜面。

《扎克·施奈德版正义联盟》

而倘若要保证蝙蝠侠这一形象能常拍常新,不偏向奇怪的地方,就必须紧扣其所在的背景城市:哥谭。关于这一点,《新蝙蝠侠》终归还是把握住了。

哥谭堪称“罪恶都市”,政界、警界、黑帮山头林立,上层腐败,底层混乱。不管将多少罪犯送进监狱和阿卡姆疯人院,都只不过相当于把垃圾塞进床底下,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再加上蝙蝠侠自身还秉承着一系列道德守则,比如不滥用私刑,不杀人,这种自我设限使得其更加无力从根源上解决哥谭的困境,只能疲于奔命做一个裱糊匠。除了这种矛盾导致的悲剧感,其个人也拧巴无比,不仅要找寻自己的身世真相,还要整天隐瞒双重身份,整天面临身份认同危机……

《蝙蝠侠:黑暗骑士》

如果说哥谭是美国社会问题的化身,那么蝙蝠侠就是解决美国社会问题那个解法的化身。蝙蝠侠这一角色的生命力,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的矛盾。随着社会不断的动态发展,总会有新的矛盾出现,也就能不断刺激丰富蝙蝠侠这一角色的意涵。2019年《小丑》之所以成功,恰恰也是挠到了当下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的痒处。不过,这种成功对蝙蝠侠来说借鉴意义并不大。毕竟相比找到问题的解法,一个劲地渲染问题还是要容易得多了。

超级英雄

谈论超级英雄电影,显然离不开DC的老对手漫威。近年来,DC的策略堪称是亦步亦趋地对漫威模仿跟进:一边推出《超人》《海王》《神奇女侠》等超级英雄单片,一边组成《正义联盟》这样的群像片。与此同时,为了保留自身特色,也会拍一些如《小丑》《新蝙蝠侠》之类的黑色艺术片风格电影。不过相比老对手,其战略部署和影片风格也总显得有些拧巴,俨然蝙蝠侠本身。

纵观漫威那些出名的超级英雄形象,特点都是“易于理解”,小孩一看就能懂,没有任何门槛。之所以能如此直观,乃是因为漫威的经典形象不仅人物性格相对固定,且大都和社会、历史、神话等具有某种深切的渊源。比如“钢铁侠”可以视为爱迪生、霍华德·休斯、乔布斯、埃隆·马斯克等数代创新型企业家形象的杂糅;“美国队长”是美国保守主义爱国精神的具象化;“雷神”源于北欧神话中的知名形象;“蜘蛛侠”则将核恐惧这一情绪做出了乐观积极的阐释;“绿巨人”则可以追溯到世界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中的“科学怪人”……

《钢铁侠》

相比漫威,DC塑造的形象多少有些不够简明扼要。如前所述,正义和邪恶究竟应该怎么区分?谁有这个权力下判断?这些从古至今困扰了无数代哲学家、政治家的根本命题,试图凭借“超级英雄电影”这一娱乐工具作出阐释本身就不切实际。即便再于剧情和人性的细微幽暗处下功夫,也难免显得浮于表面。

基于这点差异,漫威和DC的电影完全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前者擅长用最简单的“正邪对立”模型来设计故事,好人简单,坏人也不复杂,两两放对,打一架便是了。同时不停地引入新人物来开枝散叶,剧本节奏简洁明快,叙事遵循最经典的好莱坞商业电影范式。尽管剧情粗浅,但却可以吸引一代又一代小孩走进影院和主题公园,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而后者却连最基本的角色成长脉络都没理清楚,从蝙蝠侠到小丑再到超人,人物形象一直变来变去,光成长经历就各种版本交织在一起。叙事一环套一环,但最后也没有导出任何确切的结论。主创想象力渐渐枯竭,观众也疲惫不堪。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

因为主角们实在过于复杂,故事的推动力就只能从反派展开,再让正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捎带着理顺自己的心理问题。这方面《新蝙蝠侠》和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思路基本一致:前者是由谜语人设计的一个个谜题来推进;后者则从小丑安排的一个个道德困境入手。然后主角团队就在这些局面中疲于奔命,时不时再对自己和社会发出几次灵魂拷问,直到影片结束。

如此设置,产生的效果是反派魅力变得远大于主角,于是华纳干脆顺水推舟,制作了以反派为主角的系列作品,从上下两部《自杀小队》,到《小丑》乃至美剧《哥谭》都颇为成功。其中最亮眼的当然是首部全球破10亿美元的R级电影《小丑》。观众心理其实也不难理解:正方不光性格拧巴、穿戴古怪,这么久以来其实也并没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多少年了哥谭市还是那个鸟样,那还不如坏得纯粹彻底的坏蛋们来得更有魅力。

总而言之,角色问题导致的困境已经牢牢扎根在了DC的文化基因深处,想要破局,非得仰赖天才导演的才华不可。这就意味着华纳永远无法如迪士尼一般采取绝对的制片人中心制,随意替换导演,将影片当作流水线上的工业品一般操作生产。事实上,即便是诺兰本人的《黑暗骑士三部曲》也未能保持在同一水准,至于后继者们则更加指望不上。

《小丑》

扎克·施奈德历来在影片时长节奏的控制上就有问题,这一点从命运一波三折、连续推出两个版本的《正义联盟》中完全可以窥见。而在时长超过4个小时的导演剪辑版广受好评后,华纳官方仿佛也没了自信,于是这一次也任由《新蝙蝠侠》推出了175分钟的版本。近三个小时的片长不光挑战了观众的极限,也给下游影院制造了巨大的排片困难。

华纳和DC未来该向何处去?或许取决于“蝙蝠侠”这一形象究竟能否有一天变得通透起来。但矛盾的是,倘若真的做到这一点,蝙蝠侠也就不再是蝙蝠侠了。也许这个角色的魅力,恰恰就诞生在不断推翻又重建的过程之中。俨然哥谭市中那些反复发作,却永远也没法真正得到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超级英雄 社会问题 黑暗骑士

关闭
蝙蝠侠,该往何处去
《有秘密的她》开机 凶手、爱人、告密者来袭孤勇少女以爱试险
《特战荣耀》开播 周牧茵携新剧回归要“来真的”
《珍馐记》定档 何瑞贤王星越美食质量趣味三不误
迪丽热巴任嘉伦上新剧,《恰似故人归》即将上映,会比第一部虐?
《春天花会开》戴欣梦露演唱感动全场 伯乐谭维维大赞改编走心
《灿烂!灿烂!》杀青 实力派与新生代演员共同演绎灿烂青春
《三个少年》汲取前辈经验 温暖鼓励与“社恐”和解
《三个少年》汲取前辈经验 温暖鼓励与“社恐”和解
《特战荣耀》杨洋李一桐蒋璐霞首次合作 开启“逐梦之旅”
网剧《炽道》杀青,金晨王安宇田径场上携手实现梦想
德云“外人”郭麒麟,上演被嫌弃的一生,如今放下一切重新来过
黄子韬宋祖儿《才不要和老板谈恋爱》传递正向价值观
黄子韬宋祖儿《才不要和老板谈恋爱》传递正向价值观
《边缘行者》打响“终极对决” 年度“罪”炸犯罪爽片序幕拉开
活该它火!甄嬛传演员冬天拍夏天的戏份,眉姐姐含着冰块说台词
苗侨伟翁虹齐聚《幸福的愿望》 探讨何为幸福真谛
《玉面桃花总相逢》热播 女强男弱犯了不该犯的错误
《玉面桃花总相逢》热播 女强男弱犯了不该犯的错误
《琅琊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终究运作了一个“惊天大案”
比《顶楼》更狗血的是《顶楼3》,首集剧情炸裂,细节暗示走向?
《黑金风暴》收官 吴启华白切黑演技获赞
《黑金风暴》收官 吴启华白切黑演技获赞
贵圈|抛弃古装玛丽苏,贾静雯林心如们终于又有演技了
清明档总票房1.2亿,《精灵旅社4:变身大冒险》成最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