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你可怕死呀?”
“不怕。”
“为什么呀?”
“活着跟你在一起,死了跟你舅舅他们在一起,两边都是我的亲人。”
这个假期,我重温了一部上映于2010年的国产电影。
《我们天上见》,也是上面这段对白的出处。
这几年的清明时节,到处都是回不去的老家,无法亲自到场的祭奠。
于是我翻出这部老电影,又重看了一遍主人公小兰和她姥爷的故事。
多多少少缓解了一些不可名状的哀思,所以也想推荐给大家。
尽管它的片名,早就剧透了结尾是无可避免的悲伤,姥爷的生命终将消逝。
但,每一个屏幕前的“我”也终将学会告别。
告别生命中最爱你,也爱得最沉默无声的那个老人。
01
《我们天上见》的导演,是著名演员蒋雯丽。
女主角小兰,其实就是童年的她自己。
姥爷的扮演者是人艺著名话剧艺术家朱旭,这也是他的封镜之作
不知道这算不算个冷知识。反正这部电影在12年前上映时,遇到了冷得不能再冷的市场反应。
当时也正值清明假期,吴宇森、姜文等业内大腕都纷纷为蒋雯丽处女作捧场宣传。
但 首个周末票房,仅有5000多元。
节奏缓慢,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满是个人回忆与情怀的文艺片,注定不吃香。
说实话,现在的年轻观众再去看它,可能也会有点难入戏。
那是已经远去的70年代末。
10岁的小兰,和快90岁的姥爷,在南方多雨潮湿的小城里相依为命。
小兰的父母远在新疆多年,迟迟不得归来和他们相聚。
我这代很多90后, 都有过被祖辈带大的经历。或因为双职工家庭更加普及,或因为父母离乡务工。
片中有个略显诡异的细节,但被很多观众誉为“极为真实”,“自己小时候也干过”。
小兰的邻居姐姐突然遭遇意外去世了,第一次领会到生死残酷的小兰做了可怕的噩梦。
她半夜一身冷汗地惊醒,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蹑手蹑脚地挪到姥爷床头。
小心翼翼地把手放到他的脸上探鼻息。
一切正常,她才如释重负。
幼年不谙世事,但对那个最信赖的老人本能的依赖,和失去他的恐惧,都在这个小小的动作里。
在更加艰难的年代里,这祖孙俩是真的在字面意义上,只有彼此可以依靠。
小兰因为家庭背景问题,加上“不幸”姓蒋,在学校里吃尽了苦头。
大家都嘲笑她,捉弄她,甚至欺凌辱骂她。
姥爷是她身边唯一的亲人,唯一的大人,也是唯一的保护伞。
为了让小兰学点本事,将来好留在城镇里,姥爷把她拎到了体操队。
托了熟人关系,好说歹说,才让老师正眼看了小兰一眼。
小兰的条件根本不是练体操的料。上来压腿10秒钟,哭得比杀猪还惨。
在一边目睹了全程的姥爷手足无措,赶紧摆了个猴脸逗小兰笑。
下了课就拉着小兰往外走,连连说不练了不练了,咱们再找别的学。
我是在这个瞬间突然觉得,这个生活在40多年前的老头,和我这代人的姥爷,其实很像很像。
他们是传统家庭的最长者,是一家之主,沉默少言,做比说多。
但对待家里的小不点儿时,总还是无条件的迁就占了上风。
姥爷带小兰打针,小兰又是一顿鬼哭狼嚎,姥爷赶紧哄“回家给你糖吃”;
医生白了一眼:她牙都已经不好了,就是吃糖吃的。
小兰在体操队也受排挤,领不到正式队员才有资格穿的体操服;
姥爷一通鬼才操作,愣是在泳衣上缝了两条秋裤腿上去。
无伤大雅的小事上,他会本能地纵容你。
保护不受人欺负的大事上,他会想尽办法庇护你。
不过也还是有不容触碰的原则问题。
小兰的姥爷有时也会打她。
触犯到底线——扯谎骗人,就没有任何余地讲。
“戒尺。”
姥爷一说出这两个字,小兰平时玩得再野,也会噙着泪花儿乖乖把戒尺捧过来。
一生正直、在抗日战争时期都不肯自辱给日本人开火车的老人,对膝下唯一的孙辈最看重的,无非也就是要诚实、做个好人。
所以文章开头那番令人心里酸酸的对话,还有下文。
小兰问,那人死了之后都去哪了?
姥爷说,好人在天上,坏人在地下。
什么样的人算好人?帮人做好事,不讲瞎话,就是好人。
姥爷去世后,小兰一个人扒在棺材边上,偷偷坦白了自己撒过的两个谎。
姥爷让她给体操教练送哈密瓜,她怕人家嫌她拍马屁,就自己吃了;
姥爷最爱的兰花,是被她不小心弄死的。
“我就这两件事瞒着你,怕你对我失望,就一直没敢告诉你。”
现在说出来,也是怕自己做不成好人,将来不能和姥爷天上相见。
我的泪点是在这里爆发的。
被老人庇护着长大的小孩其实什么都明白。
越是被偏爱、被纵容,在真正重要的事上,越是不愿让他对自己失望。
但时间太残酷了,他们好像总是没有机会看到,那个什么也不懂的小孩真的长成了不赖的大人。
02
对“来不及”的懊恼,好像是所有成年人追忆去世的祖辈时,永远无法绕开的心结。
相处的时间注定不会天长地久,留待后来咀嚼的空白时间又太多。
电影中最残酷的,不是姥爷去世的结局。
而是眼看他慢慢衰老,生命力一点点从他身体中被抽走的无能为力。
起初,姥爷身体矍铄,操持着这两口之家的一切事务,把小孙女照顾得无微不至。
为了让她有条件练体操,甚至还亲自打了个木头杆子。
后来,姥爷腿脚不那么利索,出门走路都得拄起了拐杖。
再后来,做饭也力不从心了。
再再后来,吃饭也不能自理,像小孩子一样要被喂饭。
此时拿着戒尺“训诫”的人,换成了小兰。
大多数时候,老去的姥爷就这么安静地坐着,不说话,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为了寻找离家出走的小兰能到处奔走一宿的老头了。
蒋雯丽在这部电影的同名回忆录里这样写道:
“他扶持我长大,我陪他走完人生的路。
一个生命像小树一样长高,长壮实。一个生命却像一棵老树一样,慢慢地倒下了。”
小树是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人生是和老树逆向而行的?
对小兰来说,这个过程发生得太无情了。
她也不过才十二三岁,但随着姥爷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不得不完成了照顾与被照顾的关系转换。
甚至沉稳得不像个孩子,做事井井有条,还变着法儿逗姥爷开心。
我本来还想,电影是不是把她刻画得太坚强了,导演是不是对记忆里的自己有所美化。
直到看到她夜晚背对着姥爷,咬着手不敢哭出声来。
但对现在更多的人来说,因为时间的和空间的距离,很难一直沉浸在见证祖辈老去的状态里。
长大后,回家的次数变少了,每次见面的间隔变长了。
回家看到那个最熟悉的人,竟然会突然惊讶于他的陌生:
虽然认识他的时候他就已经老了,可时间依然会让他变得比“老”更“老”。
但人往往不会在一个时间节点突然醒悟,“我要好好珍惜和他在一起的时间”。
更常见的是,在失去之后的回忆里,所有一切都变成了对“当初为什么没能再多做一点什么”的懊悔。
全片最让我觉得难以释怀的,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情节。
夏日的晚上,爷俩在小院里乘凉。
姥爷翻出了他年轻时当火车司机的勋章,一个一个给小兰讲,当时给哪个大官开了火车,怎么跟日本人斗智斗勇。
难得这么多话。
但还没讲到结尾,小兰就呼呼睡着了。
姥爷转头一看,也就收了话匣子,吹灭灯睡觉了。
电影后面没再拍过,姥爷对自己的过去这样有兴致,话这样多的情节。
就像我们的生活里,你也不知道在哪个不起眼的当口就错过了。
那些没说完的话,没有被追问过的往事。
等日后想起来才遗憾, 和他相处的所有回忆,叠满了因为太过稀松平常而被放过的瞬间。
03
电影中,小兰对姥爷的不舍、对死亡的理解,化成了一株兰花。
姥爷是爱兰花之人,家里有一盆从小兰出生那年就开始养的宝贝。
起初,它寄托着姥爷对小孙女的爱和期望。
后来,兰花又寄托着祖孙俩希望小兰的父母能早日从新疆回来的心愿。
可惜被小兰好心办坏事,浇麦乳精浇死了
姥爷身体每况日下,大概就是和这个希望破灭同步开始的。
兰花从此开始变成了小兰心里想要留住姥爷的愿望。
她在家里的墙壁上,一笔一笔画满了兰花。
就像欧·亨利小说里的主人公一样,相信着假如兰花永远不凋谢,姥爷就永远不会离开她。
把这样一种细细密密的小孩心性拍成电影,注定不会大开大合,大喜大悲。
镜头外的每一个普通人如果问问自己,一时也很难回答清这个问题:
当我们难舍已故的祖辈时,究竟想念的是什么。
同名书籍中,蒋雯丽写过一段朴素却极为动人的回忆。
很奇怪,姥爷在她脑海留下印象极深的、反复会想起的场景,也很是平常琐碎。
不是什么戏剧性的生离死别时刻。
是她有一次棉袄被弄上了泥印子,伤心得要命,在家一直哭一直哭。
哭完走出卧室,看到——
“阳光中,烟囱炉子旁,姥爷戴着老花眼镜,托着我的棉袄,在炉火上烤,边烤边用小刷子一点一点地把泥刷掉。
人的记忆常常是由一幅幅的画面组成的。姥爷已经离开我三十年后的今天,炉火边那情景依然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后来,那件棉袄我穿了很多年,前襟的下摆上,也一直有一块刷不掉的泥印子。
姥爷去世后的很多个冬天,每当看到那个泥印子,我便泪水涟涟。”
蒋雯丽是在2004年决定筹拍这部电影的。她在书中后记写道,自己那时处于一种迷失的状态。
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工作,不停地旋转,却不知道这一切有什么意义。
追忆姥爷、追忆童年,对她而言也是一个找寻精神家园的机会。
远去的不止是与姥爷相处的点滴,更是当年那种清贫却安乐,混乱中守得住一方小天地的日子。
读到这我突然有点懂了,为什么这部平淡的电影给人带来的感觉不是乏味。
而是一种让人昏昏沉沉的安全感。
它让我想起的不止是也曾宠爱我的老人,更是一种最接近纯粹的情感关系。
中国的亲情里,难免有权力关系的暗涌、回报与付出的计较、隐忍与牺牲……
只有在祖孙之间,这些最有可能被忘记。
在小辈经年累月的回忆滤镜中,这份感情甚至可以接近真空,是无论长多大都可以心安理得接受宠爱的乌托邦。
全片最大泪点:发现小兰偷偷在哭,病榻上的爷爷又扮了猴脸逗她笑
无法忘怀离去的老人,是因为不愿接受这种纯粹终将会被时间和死亡带走。
从此满世界都是尔虞我诈,利益算计,老家的巷子口却再也没有一个无条件等着接纳你、希望你只是健康开心的人。
但没关系,小兰一定还是会时常想起,姥爷在她每次痛哭流涕时笨拙扮猴脸的样子。
每个人心里一定都有这样的瞬间,不止一个,也永远不会忘记。
这也许就是那株永远不败的兰花了。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思念都在春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