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一部电影,首先要看清楚,看明白,但是对于《撒旦探戈》来说,可能是一道无形的门槛拦住了一些人。一些人不会明白这部电影究竟在说什么,同样的,也就看不明白,在看不明白的情况下,评价这部影片也就无从谈起。《撒旦探戈》确实是晦涩难懂,但其中也是不乏有一些亮点来点缀的,比如说农场的衰败预示着什么?我们可能在片中找不到答案,但结合历史背景,结合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匈牙利现状,似乎一点就透。
知晓了这一点,就能很好的帮助了我们理解本片。《撒旦探戈》是一部长达七个小时的电影,通常这样的影片从时长上就已经能劝退很多人了。而本片一定意义上在于这样的时长之上讨论的却不是传统的故事,而是一个理念上的递进,这种递进是没法用一种欣赏故事的心情去对待的。因此,即使本片分为了三章,即使本片理清了脉络,但在大多数影迷的眼中,这依旧是一部乏味的电影。很难想象一个人坚持了七个小时去欣赏这部影片的时候会想到什么。
当然,这并不是对于本片的贬损。《撒旦探戈》作为一部颇具艺术气息的影片在各大榜单都受到了影迷的追捧,几乎每个榜单都给本片予以一种至高无上的赞誉。但是这个赞誉中有多少成分是建立在真正看懂本片的基础之上的,又有多少成分是建立在跟从之上的,我们确实无从知晓。
但就一部影片而言,看不懂有时候却很正常。《撒旦探戈》自己是有故事的,农场主们想要出售农场逃离这个地方,因为外部大背景风云变幻,他们需要离开来避难,但是他们却将离开的希望寄托在骗子身上。当然,农场主们并不知道这个骗子将会骗走他们的所有收入,因此,当骗子来到这个破败的地方之后,一切戛然而止,未来,希望,所有跟期待有关的词语全部消失了。无常的大风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吹动着,骗子最终消失在风里。
开头我们讲到,破败的集体农场意味着时代背景下的一个巨人的倒下,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当苏联解体后,对于后苏联时代的人们来说这并不是什么美好的未来来临的前兆,更多的则是一种灾难降临前的警示。当那些信奉西方自由主义的人们在苏联解体后还没来得及欢欣鼓舞,紧接着打着自由旗号的美国却彻底的对于他们进行了一次收割。
将这个逻辑套用在这个破败的农场之上,我们便能看清楚一切,当苏联的领导力逐渐的下滑且被自由主义在内部侵蚀之后,集体农场的这些人便心生对于自由主义的向往。这种向往是会体现在现实之上的。于是,集体农场便更加破败了。当他们看着眼前的破败且期望着以后的生活的时候,曾经绝迹于江湖的骗子此时此刻化身成为了这些民众们的希望。他如降神一般的来到了民众们的周围,信誓旦旦的骗子讲述着未来的美好,同时也给了无法处理眼前的破败的民众们一种希望,这种希望是宝贵的。
但这种宝贵的希望却用错了地方,拯救自己的永远只能是自己,这样才有底气,将美好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民众们并不觉得这句话有任何的道理,于是,他们最终迎来的就是失望。骗子擘画的美好蓝图在未来能不能成为现实我们一目了然,但这种空头支票却得到了民众们的普遍支持。但后来的结果我们也都看到了。
那些鼓吹着自由民主人权的西方国家并没有给予苏联解体后的苏东国家美好的未来,相反,对于苏联时代非常憎恶的苏东国家却一个个跌进了西方世界搭建的陷阱当中,之前的承诺没有兑现,相反更大的制裁却如同无形的枷锁一般套在了这些国家脑袋之上,至今,他们的生活依旧是潦倒的。
明白了这个道理的俄罗斯开始了自己的政治强权时代,只有统一的集中领导才能对于俄罗斯民众有一个基本生活的交代,因此,俄罗斯一直以来被美国敌视。而乌克兰则继续着自己的胯下之辱,迫切的想要缴纳投名状的乌克兰不惜为了远在美洲的主子得罪近在眼前的邻居。这些都是苏联解体后东欧国家的现状,且这些现状至今没有被很好的解决。
回到本片中来,破败的农场寓意着集体时代的衰落,而在九十年代,集体时代的衰落之后,人们能做什么?将希望寄托在骗子身上吗?明知道他是骗子却依旧相信,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原因很简单,苏联解体后,他们再也没有选择的路径。最终,他们告别了破败,但迎来的却是跳舞的恶魔,当歌声停下来,死亡也就慢慢袭来,这是一种无可阻挡的未来。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