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袁文康、王西领衔主演,邓超特别出演的电影《你是我的一束光》正在热映。该片由总策划张和平坐镇、编剧刘恒再度出手、王强执导,电影《云水谣》制作班底倾力打造,讲述了一位用生命守护群众的逆行者,一段不平凡而又揪心的爱情故事。
袁文康在片中饰演一位音乐人
男主穆随心(袁文康 饰)驱车逃离过往,到乡下寻找音乐梦想,遇到了颇有音乐天分的彭彭(王西 饰),他们发现了彼此身上的亮光,也触摸到了内心最深处的秘密和伤口。袁文康告诉新京报记者,在这段拍摄过程中迎接了挑战。他自认是不愿妥协、不愿放弃的人:“穆随心是个非常浑不吝的人,他每天都需要和自己的身体、状态做很多抗争。比如患有先天性哮喘,随时佩戴着呼吸器,但他依旧坚持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再比如生活中他是个失败者,可能一般人面对困难会有放弃的想法,但他会很勇敢地坚持,这趟旅程算是他寻找自己内心的过程,他可以通过治愈别人来救赎自己。”
一听能与编剧刘恒合作,袁文康兴奋不已,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他提着行囊到了云南,开始进行《你是我的一束光》的拍摄。这次表演经历给他的第一感觉是“兴奋”,他要挑战的角色是一位不得志的音乐制作人穆随心,通过他在云南展开的一段跨越三千公里的寻心之旅,致敬脱贫攻坚人士,展现新时代云南的生活景象。
片中穆随心与当地孩子们在一起。
尽管这个故事没那么复杂,却让袁文康有所触动。外形上穆随心非常清瘦,带着一些文艺青年的气质,这需要袁文康在形象上接近他。做表演功课,袁文康更注意日常积累,并不指望临时突击恶补。身材管理,袁文康已坚持多年,无论角色是否需要,他都养成了长期健身的习惯。尤其这次拍摄地位于云贵高原,海拔2200米的环境对他的身体素质也提出了考验。在准备角色过程中,他每天保持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的高效有氧训练,进行了很严格的生活管理。
“电影里还有很多小孩、动物的戏份,我们希望达成一部温暖的家庭化的电影,和这些天然的演员搭上戏是很具有挑战性的。另外,大理一到雨季经常会遇到山体滑坡,我们拍洪水戏份的时候确实遇到了很大难题。”袁文康表示,这次拍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能成功塑造角色很大一部分归功于刘恒老师写的剧本,剧本的表达方式并不那么直白,字里行间也有很多微妙的意思,我就跟着剧本节奏一层一层地往里挖、往里体会,台前幕后的剧组同仁也帮着我一起去找到准确表达人物的方式,拍起来很轻松。”
对话
新京报:《你是我的一束光》中你演绎一位音乐家,需要学一些专业的音乐知识吗?
袁文康:其实不太用(笑),我以前做过歌手,还发过单曲呢(笑),但应该不会重操旧业。这次拍摄做了很多准备,就以我身边的音乐制作人为线索,我很了解他们,也就可以“就地取材”,把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做事风格融合在这个角色里。
《你是我的一束光》剧照,片中穆随心慢慢被治愈。
新京报:观众被戏里的穆随心治愈了,拍完这部戏,你是否也获得治愈?
袁文康:面对这个角色我挺感动,他有缺陷,没什么主角光环。在他的内心世界,每天要和生活,与周边的环境抗衡、挣扎,要让自己坚定地活着,这非常不易。但他的性格特点和我很不一样,我没那么好胜,比较佛系,但演完了,也很赞同他生活里积极的一面,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
新京报:如果要你跟他交换人生,你愿意吗?
袁文康:我现在挺好的,不太愿意交换(笑)。
新京报:在角色的挖掘与选择上,你比较看重什么?
袁文康:项目选择上我一向比较谨慎,比如以往的《暴裂无声》《1921》,现在的《你是我的一束光》,能在表演上专注于角色的经历,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可能为了生活,每年也会拍些不太满意的戏,如果戏没那么好,我也会想尽办法像穆随心一样去抗争,和搭档演员、导演商量怎么把人物体现得更完整,我不希望角色是平面化的,也相信角色能够立体,能挖掘到很多可能性、未知性。
《暴裂无声》剧照,袁文康饰演一名为了私利给人辩护,但被卷入更多麻烦中的律师。
新京报:就是角色更加立体,并且不会有重复性?
袁文康:对,需要把角色的未知性演出来,观众才会觉得不一样。比如为什么坏人都是狰狞的?骗子应是那种看不出来他是带有欺骗性的人……这些才能塑造更有意思、更柔软的角色。如果对角色总是容易满足就很容易空虚,也会陷进无限的重复中。在任何角色面前都要仔细想清楚它的不同性,哪怕演一个类型的角色,也要在细节上有所区分。
新京报:但演员是很被动的,你如何克服这种客观情况?
袁文康:是的,演员被动,但不代表他一点表演的空间都没有。从文本上来讲,角色往往是比较单一化的,尤其是功能性强的角色,大都比较单一。演员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角色看上去不单一,而且要为成为角色下狠功夫。比如《1921》,我在里面需要学四种语言,绝对不是把几句台词应付完了就行,我讲台词的时候必须让对方接受、理解,并且进入角色的情绪,所以需要做大量准备。我几乎每天脑子里都在练习这些语言,念到几千遍的时候,自然说出来就会让对方有所共鸣。
在电影《1921》中,袁文康饰演李汉俊。
新京报:在表演上最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呢?
袁文康:目标是“演什么像什么”,但要做到这句话是很难的,毕竟人存在局限性,但应在自己能够得着的范围内多尝试,争取与很好的从业者一起合作,积累机会、相互学习。你一定能学到很多东西,看到很多可能性。
新京报资深记者 周慧晓婉
编辑 吴龙珍 校对 卢茜